所有香港文学散步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新书快讯#《香港文学散步》是香港文学、文化史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以精美的图文志形式,勾勒出老香港人眼中独一无二的香港文学地图。走访香港土地上熟悉又新鲜的文学故事发生地,寻觅南来文人旧日记忆,鲁迅、萧红、蔡元培、施蛰存、张爱玲…都曾在此留下足迹。卢玮銮(小思)著,@上海译文 2015-8出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上海译文新书# 《香港文学散步》封面样放出。本书是香港文学、文化史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文学研究大家、教育家卢玮銮(小思)教授的代表作。以精美的图文志形式,勾勒出老香港人眼中独一无二的香港文学地图。@令狐非 @猫不空 @上海译文丁丽洁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香港文学散步 //@廖伟棠: 據我的觀察,她是誤判自己的敏感體質為感冒。十年前我在北京也有這種誤判,整天吃藥「緩解症狀」,但搬回香港之後,幾乎沒有「感冒」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動靜之間──散步、閑心與文化多元〉 (豆瓣书评 - 关于书籍《香港文學散步》) 网页链接 @mark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读《香港文學散步(新訂版).》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原来还有如此之功能,妙哉! ——看到阴山老饕的博文《(842)《香港文学散步(增订版)》的护封》有感而发的评论。《香港文学散步(增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香港文学散步#他们都不是地道的香港人,有的魂归香港土地,有的匆匆经过香港。但共同的是,香港给了他们自由发言的机会,得以借此影响整个中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带本书去旅游~~旅游和读书之相辅相成,推荐:小思《香港文学散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本書介紹五位中國著名文人學者:蔡元培、魯迅、戴望舒、許地山及蕭紅在香港活動的足跡,及其相關作品。另还介紹上世紀曾留下無數中國文人足跡的四個地方:孔聖堂、學士台、六國飯店、達德書院。香港文學散步,讓青年人在現實場景裡跨越時空,進入作家的生命!進入他們的境界,從而對文學作品產生感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而萧红另一半的骨灰,葬于浅水湾海边,离张爱玲写的浅水湾酒店不远,戴望舒曾经冒险越日军戒严线来此凭吊,写下他晚年最伟大的一首诗萧红墓畔口占。现在这里的骨灰早已被取出移葬广州银河公墓(为什么不归葬呼兰呢?)我按着小思老师的《香港文学散步》所记,像寻宝一样“向南X布又向西X步”找到此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小思教授的《香港文学散步》,里面收有端木夫人钟耀群女士的一篇文字——《<端木与萧红>后记》,这篇重要的后记,怎么沒有收入拙编《萧红印象· 序跋》中呢?真是不可原谅。不知将来可有机会弥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日头版#【港岛南区打造文学径 重现蔡元培张爱玲等六人足迹】港岛南区的蓝天碧海曾令不少中国当代文人墨客驻足留步,留下一个又一个的动人故事。从知名香港文学研究者小思《香港文学散步》获得灵感的「南区文学径」,经过南区区议会两年筹划已渐成形...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一篇转载博文 《[转载](842)《香港文学散步(增订版)》的护封》 - [转载](842)《香港文学散步(增订版)》的护封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晨读小思先生《香港文学散步》,其余光中怀人诗《蔡元培墓前》读来尤憾。"踏遍北邙三十里,不知何处葬斯人"。上次去港,遍寻蔡元培先生墓不获,心有戚戚焉。而余先生所述蔡墓亦令人唏嘘。"一方碑石高不及人,除`蔡孑民先生之墓‘七字外,別无建墓何年立碑何人的字样。”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令狐兄的例子不夠,我推薦閱讀小思《香港文學散步》、陳智德《地文志》、我的《波希米亞香港》和《浮城述夢人》,四書足以證明香港不但不是文化沙漠,而是中華文化沙漠時期唯一綠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香港文學散步(修訂版)》★★★★★收錄有魯迅在港的珍貴演講《老調子已經唱完》,除了那篇《落花生》之外幾乎被內地年青人遺忘的許地山,還有蕭紅與端木的生前身后,卢玮銮教授編著的這本書,篇幅雖小,含金量卻很高。 (来自豆瓣)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