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过程与实在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8 22:00:32
的评论对构成欧洲哲学传统最可靠的一般描述就是:它是对柏拉图学说的一系列脚注。——怀特海《过程与实在》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8 22:00:32
的评论因此,我们更加接近西方本体论的中心问题:存在和演化之间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本世纪最有影响的著作中,有两部书就正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我们想起怀特海的《过程与实在》和海德格乐的《存在与时间》——普里高津这位诺奖科学家的哲学素养也是超一流的。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8 22:00:32
的评论天,无限时空的总称,是根始的来源的过程的归宿的合一的总集合,是上苍`宇宙`天地的别称,是唯一永恒的存在与实在,是上天与其内容物的总括,是一切存在演绎与变幻的终极舞台与平台,是万物生命生灵人类的家,是物质的精神的意志的无形无象无声无息的又是全息全维全体,是星云的坛场又是夜与昼的故乡,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8 22:00:32
的评论#淘书团#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当代世界学术名著3册:著名历史学家娜塔莉·泽蒙·戴维斯奠定新文化史领军人物之作《法国近代早期的社会与文化》,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马克·布洛克《奇怪的战败:写在1940年的证词》,著名哲学家怀特海过程哲学代表作《过程与实在:宇宙论研究》,三册在历史与哲学领域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8 22:00:32
的评论哥哥很认真教弟弟怎么跳绳,一脸严肃,跳完两兄弟开始在小区游乐场疯了,我看一本上世纪朴素设计风格的《过程与实在——宇宙论研究》:“事物流变”的概念是从“万物皆流”中孤立“流”的概念而开始论述的。进而追问流动的本体是“何种事物”,最终达到“万物”即“所有事物”都在流动的答案。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8 22:00:32
的评论小学期的转折往往慢慢的发生着,累慢慢变成了常态。结束的顷刻虽说轻松却也掺杂有喜怒哀乐。我曾经说过我不愿持续地忙碌,可是愿景与实在的生活总有差异,在意识不断更新的过程中,我尝试理解尝试接受尝试主动。下一秒下一天下个月,我还会不会厌烦持续地忙碌,我不知道,也没人知道。潜意识的结构稍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8 22:00:32
的评论从读研一不小心学了哲学,慢慢的就会对身边很多东西产生思考出一些人生哲理吧,从怀特海的过程与实在中更多的体会到作为有机宇宙的一部分,我们只是整体中的一小部分,正是摄入的不同,发展的过程也就不同,我们没有必要去复制别人的人生,只需过会自己实实在在的人生,从维特根斯坦中更体会到一个通过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8 22:00:32
的评论越来越来觉得正、反、合具有普适性。盖因正、反是人思想分裂的必然倾向,必须用合协调思维与实在的关系,即不能独断,也不能无为。正、反、合是一个不断的过程,我怎么觉得似乎回到了黑格尔。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8 22:00:32
的评论【好书共品】《过程与实在》为英国著名哲学家、“过程哲学”的创始人怀特海(A.N.Whitehead,1861-1947)的重要著作。本书包含的演讲是基于从笛卡尔开始到休谟结束的这个阶段哲学思想的重新发现,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解释方法,并概要地说明构成宇宙论的观念体系。第二部分着力展示这一观念体系完 ...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怀特海那本《过程与实在》简直就是《外星人向地球文明研究指导》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 《怀特海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与课程张力研究的启示》 - 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是英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因为其《过程与实在──宇 怀特海教育思想对我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思辨性的勇气必须与在逻辑和事实面前完全的谦逊相结合。 ——还特海 《过程与实在》 p17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新书介绍#《过程与实在》[英]怀特海著。怀特海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辨哲学家和综合哲学家。作为剑桥大学数学教授,他与罗素合著了《数学原理》;作为伦敦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他对爱因斯坦“相对论”和“大爆炸”理论提出了挑战。作为哈佛大学的哲学教授,他写出了《过程与实在》,创建了过程哲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观念的冒险》 ★★★★ “要先看过程与实在才看得懂吧”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一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十本 好书:密尔的「论自由」,杜兹纳的「人权的终结」,卢曼的「社会的法律」,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金里卡的「多元文化公民权」,塞尔兹尼克的「社群主义的说服力」,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怀特海的「过程与实在」,阿伦特的「人的境况」,鲍曼的「自由」。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怀特海研究3】《教育的目的》之所以能够影响欧美,变成欧美杰出人才不断生长的理论土壤,除了怀特海作为教育家外,他还是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和20世纪40年代中期杰出的哲学家。在哈佛任教期间,他创立了过程哲学——20世纪最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并在《过程与实在》中阐明了其哲学理论。@中国老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