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谦庐随笔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谦庐随笔》:七七事变后,号称关外宿将的53军军长万福麟,驱军赴敌,集合部队训话。不料,一架日军侦察机,凌空而来,俯冲数次。万军长心胆俱裂,不觉坠马。官兵见状大乱,东奔西窜。日机去后,随从扶万军长上马,神色始定。自解曰,“适间非坠马也。我只欲示尔等,于空袭时,如何迅速隐蔽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日本人矢原谦吉的《谦庐随笔》。矢原谦吉早年留学德国,民国年间在北京行医,对华友好,与北京达官显要、文人墨客过从甚密。这本小册子,从外人视角,描摹臧否人物,实在是一本极好的民国八卦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谦庐随笔》,是民国时期一位在华行医的日本医生晚年的回忆录,读来饶有趣味。作者因他特殊职业的关系,和当时国内很多名流土豪政要有往来接触。虽然大多写的是上层人与事,但从中能深刻的感受到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普通百姓的悲惨生活。 龙平东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谦庐随笔》的作者,经常打交道的都是北洋旧人和满清遗老,他们自然极力诋毁冯玉祥和西北军。细想冯玉祥一生,遇强者而不畏,逢艰危而愈韧,怎么不算大丈夫?北洋裨将,车载斗量,唯独他脱颖而出,跳到全国政治舞台上,良有以也。不管历史学家总结出来多少理由,身边缺少蒋鸿遇,才是唯一的理由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读《谦庐随笔》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继续读《谦庐随笔》。作者应邀参观庞炳勋(西北军将领)的部队,发现军容不整、武器参差。而将军的卫队营,火器精良。其中一个连的火力,相当于别的一个团。作者感叹道,“集全军精锐以卫主帅,固能保将军之无恙,其何补于战局乎?”这应该是中国军队的一贯传统了。不知当今中央警卫局,是否全军精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新欢《谦庐随笔》讲的是一个日本医生眼里的民国往事。感谢 @阳陵犬 黄少推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每天一本书#今天读的是《谦庐随笔》真心读完以后感慨万千……以下是读后感,不要吐槽为什么是用文言文写的,主要原因是昨天看了《百人一首》。@MrSnake-Skyfire俺嫁 @神风蓝大人 @小绿酱和三个妹子住在一起 @聪明业务员埋埋 @柠乐君淦鸶基劳斯基号航线设计 @乌丢丢tyt @夏卷喵 @翔之神廉耻枝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矢原谦吉「谦庐随笔」评冯玉祥:貌似刘备,才如孙权,志比董卓,诈如吕布,运只袁绍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谦庐随笔》作者矢原谦吉是日本人,在北平悬壶济世。因为医术精湛,为人厚道,诊所门庭若市,诊病之余结识了很多当时的达官贵人,政海红员,失意官僚,前朝遗老。作者通华语,久客华夏,喜出游,喜交文士。悬壶之暇,据交接所闻,出游所见,作者一一笔之于书端,日积月累,形成了这本有趣的民国掌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冯玉祥装逼成性,“谦庐随笔”中有生动记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策划和选题,是书子所关注的问题,这套书的销售情形不得而知。但节点的选择,令人称道。 //@知书子:书子读《谦庐随笔》罢,其余若干,未能亲炙。唯愿得知音而和之可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宪阁微观:季鸾逸事,see谦庐随笔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谦庐随笔》载:李守信属下有一个日本的“中国通”,名叫村井,说自己在中国三十年了,是同事当中的“汉语高手”。百灵庙一战中,村井请命奔赴前线,并在离别的时候写了一首《月夜感怀七绝》。诗是这样写的:“瑞雪频传阳春声,察省东边未见红,倚杖矢立于月下,睾丸为缩蒙古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谦庐随笔》 ★★★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矢原谦吉《谦庐随笔》记录:长城战役尾声中,日军颇以大刀队为虑,特自关外之禁卫军与靖安军中,抽调精谙刀法者,编为一梯队,转战长城各口……渠辈所用者,日人称之为“青龙刀”,实则不过单刀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