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菊与刀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分解(七三):武家最大的美德——隐忍 在七百多年的乱世中,最后一位雄主德川家康,他成功的最大要诀就是隐忍。按德川传序言中的原话:“勇士真正的美德,不是玉碎, ...(发自@微博桌面 微博桌面首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过《菊与刀》,印象深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本周主题《菊与刀》,读书会开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书籍《菊与刀》 (来自豆瓣) 推,令人惊讶一个没有生活在日本文化中的人能够这么透彻细腻的剖析这个文化,作者的研究方法和结果真是令人耳目一新和惊讶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了菊与刀却依旧无法理解日本人的思维[拜拜]写个屁书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愚以为,去岛国做的攻略,除了孤独星球菊与刀知日系列,这些也是必要的。#滤镜也用的日系#小津是枝裕和山田洋次也可以翻出来重看了。。。#考据控的认真脸#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解析日本民族根性最权威读本 2014-04-10 盛世新华 盛世新华。?任何事物都具有矛盾的一面,但是没有那个民族像日本人那样矛盾。菊和刀就是日本这个民族矛盾性的象征。一部通览日本文化、解读其矛盾性格的惊世之作。欲知日本人 必读《菊与刀》。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再也不是那个待公司如家臣般忠诚的民族了啊。之前也问了在日企工作的同学,感觉70年前写日本的《菊与刀》已经不符合当下的现实。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 捎带一个忧桑的少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解读(七一):名誉,重于一切 ——浅论名誉观的两面性(以日本为例) 荣誉等同于价值。关乎一个人在体系中的名望、地位,身份。对名誉的捍卫,出于人类的本能。因为 ...(发自@微博桌面 微博桌面首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戴季陶的《日本论》比较客观~《菊与刀》是为了当时的政治时事而诞生的 //@书香可人: #读书之道#我觉得@商务印书馆 版《菊与刀》更经典。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最近被几个人连着说像日本人,甚至认为我的处事风格也像。几年前,有人推荐这本书,但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菊与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翻开kindle,看到推荐书目是《菊与刀》,颇有些回味,人生五十年!还记得那时的感谢嘛。。。 天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对于日本,我们有着太多的仇恨,也有着太多的误解。《知日知日,这一次我们彻底了解日本》写得不错,比较中肯又很现代。比菊与刀其实更值得一看。邻国的关系不好很正常,但如果我们和每一个邻国关系都不好,那就有问题了。如果做不到知己知彼岂能百战不殆。推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二战后的美国人,把日本的民族特性归纳为“菊与刀”,本书的缺憾是,作者没有去过日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曾这样描述日本人:日本人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曲,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怯弱,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