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化的信仰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若早知道批孔弃儒换来新思潮的最终结局是这样,鲁迅就该一把火烧了自己的作品。文化的改革如果没有新文化的替代就变成缺位,如果不是因为矫枉过正,提出文化大革命出发点也是在弥补文化和信仰的缺失。不然无异于赶走孔孟迎来虎狼,也是挺可悲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国画师跟日本画师信仰可能不一样,要是在日本,目标总是希望自己的漫画可以TV化,希望能由自己喜爱的CV来配自己的漫画,而在中国,画师的追求只是,希望自己的画能被几大动漫杂志社选中,能有稳定的收入不被家人指责就很不错了,这就是文化的差距。很悲剧但很现实。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人有了信仰才能创造出和谐世界!我支持佛教文化的发展延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历史正在重演,谁在导演?谁将成为下一个前苏联?》落荣海歌说,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要毁灭他们的文化,在精神上击溃他们,让他们没有信仰,美国的狼子野心,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现状,是何等的可怕!历史历史正在重演,谁在导演?谁将成为下一个前苏联?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为什么会出现类似子女在老人病床前争夺遗产的事情。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大家都很穷,所以苦也乐,心里坦荡。开放后,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社会保障的不完善使得钱对普通老百姓越来越重要。加上文化信仰的缺失与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国人的心就彻底失去了方向与亮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两天伐开森。与孩子的老师结伴游普陀,才发现他们是基督徒,并且是虔诚的,普济寺都不愿进去。他们的孩子嫌弃普陀山上没有神迹……他们认为宗教文化是最高级的文化,韩国人40%信仰佛教、60%信仰基督教,所以他们才会发达而文明……我如梗在喉,只是不信神而已,修齐治平仁义道德难道不是信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曼谷-芭提雅,从极致的佛文化,到极致的夜生活,极端之间却平衡的天衣无缝!除了物价不高的优点之外,多元化的包容体系,让这个国度充满了热闹却缓慢的元素,似乎除了信仰和生活之外,别无其他!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大学遇见一个基督徒,一个天主教徒,他们的生命状态都比较安详。我发现的是,有教书,没教育。宗教的作用都大的多。在这又要找钱发展,又要不受氛围影响,保持自己身心健康,内心又无信仰,真不容易…受害者的伤,肇事者去负责,肇事者的伤,学校的伤,育人的伤,文化的伤,谁负责?不敢追问下去[嘘]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个教堂的空间体现了这个民族的信仰和文化,同样一个空间的设计也会体现这个主人的性情和素养#设计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本人从来就是强调自己就一个人,还重病。温州有个传统,就是用那些山区走不动的孤儿做成高级模版,给那些城市以此来当榜样标准模版。这就是信仰缺失现象,也可以理解为文化缺失引起的。于是推理出,那个场所中兵痴多,此处的兵泛指民兵(警察小弟、国保、保安、公务基层……)。文化缺失,不是指没学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小桥流水追溯着汴京的当初,雕梁画栋却非常少见,只在府堂的屋脊上装饰着彩色的琉璃。墨池维系着文化(米芾的墨迹?),佛塔维系着信仰,抱石彰显皇家气派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团队的管理靠什么?】①10个人的团队,靠Leader的能力就够了,因为直线管理10来个人,罩得住;②100人的团队,必须依靠制度和管理体系;③1000人的团队,必须依靠一种文化和良性的价值观;④10000人 的团队,只能依靠一种信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次文化从形式上趋于主流文化的扮相让人傻傻分不清楚,文青们是辣么信仰自由,丽江大理798说走就走,然,真正自由,是你去了悟大道的身心之上没有桎梏,可不是以自由落体的速度去堕胎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都说汉字口音不同,族群信仰的记忆?信仰发展的记忆?总之都是阴阳文化的延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觉得应该重提“封建”一词,虽然这名词的叫法不科学,但表达的意思大家都明确。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封建势力和封建文化的复活,中国乌烟瘴气的根源是封建的回潮,中国的根本任务是反封建——以各种被美化的旧式信仰支撑的腐朽政治文化和生活模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鬼才去丰都# 玉皇圣地,位于丰都鬼城名山风景区旁五鱼山上,又名天堂山,这里以神灵庇佑的精神信仰为载体,再现了对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理解、继承和传播,是鬼城文化又一的补充和升华。@重庆旅游 @重庆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