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岭南人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嶺南人給馬來西亞帶來了粵語文化。[强][强][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离亭燕·隔海生活方式》 西子世间绝色,美景西湖无敌。杭惠西湖原姐妹,更美荔迷苏轼。梦做岭南人,下海上山无寂。 生在苏杭缘藉,心梦惠州难息。鱼跃龙门行好运,觅道罗浮闲逸。放纵巽寮湾,隔海生活方式。 惠州·龙华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微风] //@大力蒋:大暑了[太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少年Key的南国旅程# 不辞长作岭南人。(好困不想费心想文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看什么,咱不卖荔枝,咱是卖女孩的小火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个夏天的荔枝,真的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太好吃了[大哭] 厦门·莲前街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沙律脆皮荔枝,苏东坡曾写下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对荔枝的喜欢和热爱溢于言表。而荔枝补脾益肝、理气补血和促进食欲的功效也让荔枝深得人心。这道夏日料理,选用当季最新鲜的荔枝,剥皮去核过油,裹以沙丹酱,外酥内滑,一口咬下,满足感顿时充斥整个味蕾。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到亲戚送来的正宗无锡阳山水蜜桃,不禁想起 苏东坡曾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我想他若尝到了无锡的水蜜桃,恐怕要说“日唆蜜桃三十只,但愿长做无锡人”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清香扑鼻而来。。。。 宁德·城西街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惠州一绝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翻译一下就是: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做岭南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诗句出自大文豪苏轼,其中不难看出,苏轼对罗浮山的赞美之情。 景区内的冲虚古观有1600多年历史,是中国十大古观之一,史学家司马迁把罗浮山比作“粤岳”,所以罗浮山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美称。 惠州·惠州罗浮山风景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补发第三天。碑林博物馆,小雁塔,陕西省博,大雁塔。一路很美,最后发现我拍的都是江南小院那种,马华说我一岭南人却有江南的心[嘻嘻]最后看了号称亚洲第一的喷泉[困]见证了西安十点钟的公交[拜拜]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冼夫人,古高凉郡人,岭南圣母,冼夫人与冯盎将军渊源颇深,冯盎将军墓便是默默守护这处静地,策马奔腾展英姿的冼夫人石像。岭南人无所畏惧的精神。同时,令人深刻感受到冼夫人及冯盎将军保家卫国的热血之心。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某啲客家人一直喺度破壞嶺南人个團結,廣西嘅客家人仲好啲。//@蒼茫獨立自詠詩:为何客家人的母语意识如此薄弱。若在客家地区推普废客,用上像广州那样的力度,我估计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阻力,客家人没有广府人那种自由精神。他们对主旋律的认同,明显要超过广府人,//@客家吧务组:家庭语言还是客家话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弘忍和尚问慧能曰:汝何方人,来此山礼拜吾?汝今向吾边,复求何物?慧能答曰:弟子是岭南人,新州百姓。今故远来礼拜和尚,不求余物,但求法作佛。大师遂责慧能曰: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慧能答曰: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简评:一言见智![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講粵語,做文明人。普通人講普通話,廣東人唔係普通人。講好粵語,頌揚嶺南文化。愛嶺南,唱粵語歌,講粵語。粵語係古漢語活化石。唔講胡語,唔講粗口,做個有文化嘅嶺南人。我係嶺南人,鍾意講粵語。古漢語與質素同在,與形象同伴,與文明同行。李小龍就係榜樣,就係佢將粵語“功夫”二字打入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