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和而不同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確實,「大一統」的觀念早已湮沒於歷史塵埃。每座城市都有與身俱來的傳統與氣質,若因異己就要剷除未免狹隘;「多元並存、和而不同」才是文明社會的應有之義。此外不少藝人,天王天后,不讀書,沒文化,談笑無鴻儒,往來皆白丁;而像這樣有思想、而且是先進思想和進步理念的歌手,很難得。//@上海碩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如果说相由心生,那笑面虎从何而来?如果说道不同不相为谋,那有为何君子和而不同?如果说近朱赤近墨黑,却又来出淤泥而不染?一不小心发现了古人三大悖论[阴险]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政治多元、和而不同】【经济利益、互惠分享】 【文化多样、和平繁荣】 【教育智慧、持续发展】 【军事互信、没有争端】 【 科技方法、可靠支撑】 【人与自然、万物一体】 【人人友爱、世界长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有幸,在人生旅途中遇见很多灿若朝阳的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于个人可以数年如一日的坚持做同一件事,于他人可以谦和诚恳热心助人。如山坚守似水变通,温润如玉随和幽默,有着强大的个人魅力。如一块金子放在哪里,都blingbling闪着光芒,笑容照得身边人心里明亮温暖。或许,永远,不变。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尽管食物链是有向循环链,亦可用五行相克的图谱互克之,此为一,阴阳不能独生独长,和而不同,以共敌,此为二,一叶一菩提,即使再小的事物又能细分,分而同其上,看似不同,又有交叉,此为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个人民: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中国也有这样的一批“小人”,他们在国内鼓吹美国那套“民主”制度。声称人家那是“普世价值”,中国没有理由不学。不学就是专制,就不够现代,就会自绝于世界。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和而不同,才会有生机,才能够大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和而不同,是为大同//@老榕:在泰国最有名的那个皇家寺庙,我们一家和来自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的一些穆斯林,真的就站在佛教徒的旁边,默默地,看着友教的信徒跪拜,怀着尊敬。感谢没有把我们赶出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早安:君子和而不同。我和你的关系很好,很敬重你的人品,但是,这不代表我就一定要同意你的主张。我反对你的方法和手段,并不意味着对你个人道德品质的否定。更重要的是尊重并允许对方发出不同的声音。唯其如此,思想才会自由,社会才能进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君子和而不同,周而不比,没有强大的支配欲望。 我在这里:北京·古城街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倒茶只倒七分满,留得三分是人情, 和而不同、和气生财、政通人和; 泡茶只用九十九,余下一度懒管它, 五福临门、福如东海、厚德载福。 水、茶、壶合一的艺术美感沁人心脾, 当水浇入紫砂壶的那一刻起, 美好的一天便开始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借势营销”再掀口水战,我该怎么拯救你,我的借势营销!】“借势营销”究竟是站在热门事件的肩上四两拨千斤,还是千篇一律毫无创意的文案扎堆?众多自媒体人对此展开了讨论,君子和而不同,亲们,你们又是怎么看待“借势营销”的呢?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讷于言而敏于行,和而不同;静养慧而动修福,舍而无争。访友、应约、云游,应机随缘不生妄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人们无时无刻地不在畏惧着“异类”:和自己长相不同的人,和自己观点不同的人,和自己国家、种族、信仰不同的人,他们以“和而不同”作为借口,在最原始的获利欲望的驱动下,抑制着内心想要呕吐的冲动去拥抱“异类”,给他们贴上和自己相仿的标签,好像这是一项荣耀,昭示他们的“情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特别的人 以前觉得灵魂伴侣一定是知己,知识面喜好所有一切都是完全一样的人,就像镜子内外一样。现在才知道其实只是匹配而已。可能有很多不同甚至差异很大,但却总能一拍即合,总能心心相印。和而不同,相融相生才是绝配吧。[月亮]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抱怨吐完,轻松不少。总会有些事情想不开,会去衡量、计较付出与收获,总会要经历些过程,变得更有思想、有能力、有价值,有境界,游刃有余,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