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呼兰河传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完黄金时代,再看呼兰河传,感觉是完全不一样了。人为什么会对某些事印象深刻,还不是因为再也没有别的可以替代了。也许萧红真正快乐的也只有童年和祖父在后花园里的时光。很想去呼兰河看看,看看那个生不逢时的姑娘,和她封入笔纸的旧时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时候适合祭出《呼兰河传》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那天我抱着书站在路边等红绿灯,一个人抱着大纸箱走过来,说“姑娘,留个方式抽个奖吧”,我婉拒了。他透过我的指缝看到我的书,说“《呼兰河传》?萧红的吧?萧红真是个勇敢的女人啊,来吧,为了文学,抽一个吧。”这种推销方式真让人推辞不得啊[笑cry]。世界真大,我真小,学问真多,我真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起了我 #读后感# 博主的身份……港港最近看的书吧,前几天看了《呼兰河传》,上学期就开了个头,最近因为没有手机玩,静下心来把它看完了。感觉……很难描述。因为这本书里所描写的事情实在是太残酷了,各种各样的残酷,有惊心动魄的残酷,也有微不足道的残酷。作者写他们的口吻,又过于平常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又读完了几篇萧红的短篇,虽然我认为她的作品里已经没有能超越呼兰河传之于我的喜爱程度了,但还是想读读她其他的文章。我最爱她文字里的时代感,文字里写满了时代,时代中又充斥着她的文字。读着她的文字,感受着她寂寞的心情,跟着她去目睹那个悲壮斗争的大时代。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滴滴把书搬到他的新家,发现了这个,萧红的书,好喜欢《呼兰河传》,跟我童年的百草园一样,竟然发现里面还有我写的笔记。。。觉得当时的自己好可爱呀[嘻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书籍《呼兰河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海涛闲话。(一个人灵魂要丰富到什么程度,情感要丰沛到什么程度,才能笔端带情,笔下的人物都有生命)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酷艾英语2016年全年团#Day256[礼物]中秋快乐哇[心]新学期开始半个月,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忙专业课考试,早起团的礼物暑假就收到了,可是直到今天才真正闲下来带着老师的照片看看校园。[礼物]《呼兰河传》完结。九月的第三本书读完。这个月的课外书阅读任务就算完成啦,明天发读书总结。话说九月第二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起读书吧#在现代,离别变得越来越容易,不仅仅是与人,还有与物的告别。一别经年,故乡便成了心里一个柔软的地方。像沈从文的《边城》,萧红的《呼兰河传》,都有挥不去的故乡情结。中秋书单,关于某地的故事。via.新浪读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总算断断续续听完了整本的呼兰河传,开头大段历史体有点听不下去,直到作者开始以第一人称描写她童年时期,租住在她家小团圆媳妇的故事,在封建落后的时代,贫穷不是最可怕的,封建,愚昧,残忍和冷漠会将人活活折磨至死。可怜那只有十二岁的小团圆媳妇无疑成为那个时代的祭品,而活着的人,也正被祭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几天看文,好的不好的都有,总结起来我喜欢有点内涵的故事,正经小说喜欢呼兰河传那调调,然而文啥的,有好多红龙同人特别好,喜欢的文要么在杀人要么就在革命,再不,就是监狱吧,还有一篇致敬史蒂芬金的文特别好看,总之,更喜欢非传统意义结局,也爱死开放式结尾,我要再找两篇红龙文来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小岚吃书】箫红晚期作品《呼兰河传》,介于小说和自传,所有的人物都那样真实,不可思议的苟活着,默默忍受命运的安排。怎样的年代才孕育出这样隐忍而卑微的人民,而我们的国度,何时才能有自由自在的灵魂。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人要老实了,不但异类要来欺侮,就连同类也不同情。——《呼兰河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微博不让发那么多字只好写下来,虽然字丑。刚看完的《生死场》真是本了不起的书,就是太压抑,比《呼兰河传》还压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推荐免费好书《呼兰河传》@苏宁阅读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天突然发现小学语文课文火烧云居然节选自呼兰河传,莫名的亲切,虽然现在很不喜欢大段描写,可是萧红的手笔还真是画面感极强,得心静才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