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中国文化史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钱穆先生谈文化】一、文化的类型问题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里说道:人类文化,由源头处看,大别无外三型:游牧、农耕、商业文化。此三型又可分成两类:游牧商业文化为一类,农耕文化为又一类 详见长微博: 【若干法学学者关于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吴昕孺:逍遥的庄子为什么选择这条路?》吴昕孺:逍遥的庄子为什么选择这条路?2016年06月17日09:43来源:凤凰网综合作者:吴昕孺庄周梦蝶我想,要是中国文化史没有庄子这样的哲学家,中国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儒家网 腐儒@余东海 恶毒攻击“马帮”、唯物主义和当今社会。你们紧随余后,攻击“五四”新文化运动、蔡元培和陈独秀。那么我就要问:应该怎样才能如实、正确书写、说明自“五四”以来近百年的中国文化史和社会史呢?请赐教。@儒生任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吴越900多年来成为中国经济文化中心跟钱王纳土入宋有很大关系,非大勇大仁不能为。钱王这个选择使江南免于兵霾荼毒,保全了民族元气,使得这个民族一次次再活过来成为可能。钱王的后代忠孝节义,他的家史略等于中国文化史。//@猫咪呢朋友8:东晋南朝北府兵,南宋两淮军 ,至于窄义的吴越地,不堪一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民国为何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第三次盛世 民国为何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第三次盛世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民国为何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一次盛世】 民国为何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第三次盛世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收藏了 //【民国为何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第三次盛世】民国为何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第三次盛世 (分享自 @今日头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民国为何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第三次盛世】 民国为何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第三次盛世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民国确实好多大师,才子,都是名副其实的 //【民国为何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第三次盛世】民国为何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第三次盛世 (分享自 @今日头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二十世纪90年代以后,大陆新儒家的崛起是中国文化史中的重要现象。这些新儒家的特点是,他们大多有西学背景,甚至就是毕业于西方大学,但在挖掘儒家思想资源并与西方资源融会贯通的过程中,更倾向于儒家传统,并积极地运用儒家思想资源洞悉中国当下社会问题,提出解决之道……。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书海拾贝#【《吕思勉讲中国历史:一部深入中国历史骨髓的经典之作》】本书为吕思勉先生两大通史巨作之一,也是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压卷之作。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为“孤岛”后,为适应当时大学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原上册为文化史,下册为政治史,全书一气呵成,大家风范洋溢字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文玩杂谈# #娱乐圈# 娱乐圈里的文玩大叔 | 文玩在古代便为历代文人所喜爱并珍藏,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柳诒徵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到了尾部,感到很佩服先生的历史认识。比如,他虽也有强烈的民族情绪,排斥满人的统治,但依然注意到民初法制政制对清季的继承性,肯定了清季改革;他论述南通张謇的自治,一语指出其弊处在于“绅权太重”,张謇的个人意志太强势,这是南通崛起同时也是南通衰落的大原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不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就无法写出真正的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甚至中国历史。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佛教已然成为了中国文化、中国思想的一部分。在中国发展起来的禅宗,则几乎成为佛教的对立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关于太极:太极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太极观念这种迷离恍惚地看待万事万物的现象和本质的人生态度,以及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实则包涵着清醒睿智的哲思,其终极目的是希望人类活动顺应大道至德和自然规律,不为外物所拘,“无为而无不为”,最终到达一种无所不容的宁静和谐的精神领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书法起源:书法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秦始皇统一国家后,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