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爱的艺术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爱的艺术里说爱情即是一种意志行为,与其说是爱一个人的行为坚持了一辈子,不如说是与自己的内心博弈了一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摘自《爱的艺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有谁在图书馆四楼拿错一本《爱的艺术》[em]e328557[/em],因快到还书期限,所以麻烦拿错的同学联系本人[em]e328542[/em],电话:18296157361,万分感谢[em]e328591[/em][em]e328591[/em](求转发[em]e328514[/em][em]e328514[/em]) 青山湖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爱是什么?爱包括四个条件:照顾,责任,尊重和了解。——《爱的艺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孩子们为了了解某种东西,总是先把它大卸八块,弄得七零八落,甚至对动物也是这样。比如他抓到一只蝴蝶,就会很残忍地把它的翅膀扯裂,弄碎,他这么做的原因是想搞清楚这美丽的小东西究竟是怎么回事。这里的“残忍”是由某种人性中深层次的原因引起的:那就是希望认识事物和生命的奥秘。–《爱的艺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爱里有效期待 :期待与爱同在,有爱就有期待】健康的爱,依然有很多期待,只是要学会如何应对期待,如何在期待的同时,不会伤害到自己,也不会伤害到爱人。这就是表达爱的艺术。学习表达期待的艺术,而不是苛求无条件的爱。[彩虹] < [鲜花][握手][鲜花][心][鲜花]>[太阳]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爱的艺术》 精分分析学家弗罗姆写的高一就看过然而当时并没有看懂的书。昨天想起来他对爱的定义是多么的令人意想不到而钦佩至极。 @王海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艾·弗洛姆《爱的艺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那种通过努力才得到的爱往往令人心存疑虑。因为,如果我没有使我要取悦的那个人满意,如果出现了意外,对方还会爱我吗—人们害怕这种爱会消失。而且,通过努力得到的爱往往叫人有心底的隐痛:我之所以被爱是因为我使对方快乐,而不是因为我是我,也就是说,我不是被人爱,而是被人需要而已。—爱的艺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很好的一本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追寻生命的意义 拖延心理学 梦的解析 宽容 如何阅读一本书 影响力 人的潜能和价值 设计心理学 小王子 策略思维 无价 浅薄 定位 麦肯锡方法 目送 雪国 自私的基因 悲惨世界 老人与海 乌合之众 大众心理 红与黑 人间词话 非暴力沟通 人性的弱点 爱的艺术 正义论 心理学与生活 生命是什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爱的艺术】更多精彩尽在360手机浏览器!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爱的艺术,保持着自我完整与独立,将这样的爱给身边的每个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能够给予就是富有。在给予中,感受爱与幸福。《爱的艺术》,正在看的书,看到这短片特别有感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跟谁学 爱的艺术:消失的爱人(电影心理沙龙) 骆谊恒老师的班课,针对电影爱好者 心理学爱好者 恋爱盲目症候群患者 恋爱人士,实现1)了解恋爱的幻觉2)洞察一见钟情的隐患3)明确爱情的需求 网页链接 #找好老师,上跟谁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父亲的爱是有条件的,所以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爱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