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中国文化精神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新浪爱心图书馆#【每日一书】《蔡志忠漫画》当代国学大师、漫画大师蔡志忠用简洁生动的文字,清新飘逸的画面,别致地诠释了中华先贤的智慧和人生哲理,把经典古籍加以现代诠释,富有中国文化底蕴与时代精神,让读者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下吸收前人智慧,轻松学习古籍经典。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已过了七十之年…在此七十年中,便有人说过,“中国不亡,是无天理”…我将换一句话说,“中国人不爱中国,则是无天理”…若说中国要不得,中国才真不可救。我则认为此等说法,既无情,又无理。说中国民族国家文化该久远存在的,那才是中国人良心中之天理,不可磨灭之天理。——钱穆《中国文化精神》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新书速递#张岱年 / 程宜山 著《中国文化精神》本书以古今中外为参照,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中国文化的品格、得失与论争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最通俗又极专业的讲述,并阐明了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它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简明系统地对中国文化精神突破性的概括,蕴含着历史的智慧与哲理的启迪。@北京大学出版社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们为什么越长越丑? 我们处在剧烈的社会转型期,传统价值观逐渐失去,但新的主流价值标准和信仰还没有建立。但不论社会如何进步,人类如何发展,精神力量永远是最根本,最宝贵的立身之本。而中国文化正是治疗国人“百年脑震荡”,挺起“精神脊梁”的根与魂。 我们为什么越长越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靠佛菩萨保佑自己,老实说,佛不大管你这个闲事,佛会告诉你保护自己的方法。这一点与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一样的,自求多福,自助而后天助,自助而后人助。换句话说,你自助而后佛助,如果今天做了坏事,赶快到佛菩萨前面祷告,说声对不起,佛就赦免了你,那是不可能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腾讯公益一起捐##把国学教育带回家#很多人问我你们的支教有什么不同,中国文化核心智慧的传承既需要文字影像实物载体的记录,更需要一个个真实的生命以觉悟的心灵,不朽的精神和鲜活的气质。志愿者们给无数边远地区的孩子带去做人原则,生活态度,生命更高智慧,我们在播撒种子传播心光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华民族,“五四”以来的文化革命曾经使之面貌焕然一新。但好景不长,自私、自视上等人、藐视和践踏同类、奸诈无耻、强取豪夺,几乎是生活的全部内容。究其总根源,乃中国文化的无理性无逻辑,仅以僵化的儒家思想作为精神的支撑。不仅导致科技方面长期的落后,更导致政治上指鹿为马的长期的强权是非。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他曾三次访华,获梁启超赠名“竺震旦”,毕生热爱中国文化。他是须发皆白的“泰翁”,是新月社的精神icon,是徐志摩、林徽因心中的超级大咖。1941年的今天,印度诗人泰戈尔离世。74年后,诗人@冯唐 译作《飞鸟集》出生,用现代诠释古典,用翻译致敬大师,用书籍唤醒你沉睡的诗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汉语熟语言简意赅、语精义深,可以说是中国语言文化的活化石。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史的精华,蕴涵着中华民族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汉语熟语是向人们全面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最佳媒介,通过这个媒介,可以全方位地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文化精神。《汉语熟语:中国语言文化的活化石》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回复@厉揭creative-writing:我把《红楼梦》当做中国文化的传承载体来读,探春儒家治国的兴利除弊,黛玉超凡脱俗的道家精神,宝玉悲天悯人的佛菩萨心肠,等等诸如此类丰富的人物及其灵魂。《圣经》塑造了西方人的灵魂,自然不可不读。所谓中西对话、合融,不是站在某一方看自己或对方,而是:对话、对话、对话,交流、交流、交流。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前几天看到一段文字 觉得好极了 现在的美国是将自己的负担转嫁给了其他国家,让别的国家去挑;而当下的中国不仅承担着自己的负担,还为其他国家着想。中国文化推崇圣贤精神,如果一个人能完成圣贤的责任他就会成为圣人;如果一个大国能够担负起大国是责任这个国家就会成为伟大的国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那一刻,地裂山崩,那一刻,动魄惊心。与生命赛跑的节奏,谱写了大爱中国和声[可爱]这就是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中国文化、中国表达[挤眼]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参与进来@稻香向阳花 @乌鲁木齐市文明办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不一样的暑假#北京大学耕读社传统文化研修夏令营【切磋问道】“志存高远,修齐治平”。赵延风老师向我们分享了个人成功和修齐治平的关系、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和要求,让我们了解了中国文化的根以及其不容低估的独特性,全世界都会受益于它的“不二”精神。 北京·马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互联网+‘’/:“互联网+”仅仅是一种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口号。互联网的真正本质是公开、共享。互联网不是这种民主精神的载体,它就是民主本身。中国文化产生不出互联网,但互联网将催生新中国。我坚信,一切要人民‘’公开‘’却自己‘’共享‘’的政体,终将被历史淘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终于知道现实的无能 知道中国央视的懦弱 知道中国文化精神就是这样传播的 简直笑话 中国不真实 学生咋生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帖要挨骂了。同样举例子干嘛不举其他的非要举孔子?儒学一直是中国文化垃圾,也是中国落后的精神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