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化反哺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教授“文化反哺:网络化时代的代际关系”主题讲座正在进行时,给座位虽已坐满却坚持站着听的童鞋点赞!@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临睡前,最后记录一点感想。去年,逸夫会议中心,还听过郑杭生先生讲座,今年便只剩下哀悼。今天,看见白发苍苍的周晓虹教授,心情有点沉重,听他讲到因为去年检测出胃癌所以搁浅了《文化反哺》,心情更加沉重。图片中是一个公开课的老师,也讲到自己被检测出癌症。。。顿时,有生命无常又必然之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周晓红老师的讲座,明白了文化反哺的代际关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周晓虹谈急剧变革时代中的文化反哺现象_华大在线_华中师大官方新闻网 网页链接 华中师范大学西区三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巨婴们吮吸民谣的乳汁,时尚资本和娱乐造星工业像保姆一样在身边亦步亦趋,制造出一堆劣质刻奇文化来反哺一群嗷嗷待哺的小巨婴。//@安娜yoyo小蝴蝶:[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2010,文化反哺,马上工作一年了[喵喵] //@一朵大葩儿:2011年浙江高考《我的时间》,一晃眼大学要毕业了[doge]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沉湎于不劳而获,或者一夜暴富,有时候我也会偶尔飘过这种不切实际的念头,但是明明是个骗局,明明都是大实话,怎么就听不进?#论文化反哺的重要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秋波媚媚:“经济如何支撑人民?这将决定人民怎么创造且反哺出自己的文化。中国人很简单,就是‘教之’。老外也简单,不过那是‘爽之’。因此,中国人世世代代都在头悬梁锥刺股,老外吃饱后永远在疯狂地使用生殖器。于是,中国人的文化是悟道,老外则是生殖器文化。”作为个人,自己要做出自己的选择。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权威人士是谁,你应该能猜到。经济如何支撑人民?这将决定人民怎么创造且反哺出自己的文化。中国人很简单,就是“教之”。老外也简单,不过那是“爽之”。随此,中国人世世代代都在“头悬梁锥刺股”,老外吃饱后永远在疯狂的使用生殖器。于是,中国人的文化是“悟道”,老外则是“生殖器文化”。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顶博主。对于那些认为仿日就是仿唐的人智商表示堪忧。飞鸟时期唐风传入日本,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间日本人已经讲唐风本土化,现在的中国人再想去仿日来复兴唐代建筑等于建筑语汇的再次错解。至于那些说什么文化反哺艺术融合的,学术不精还要出来理直气壮地丢人现眼,当南禅寺佛光寺香积寺等建筑都死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锦麟公益基金会】招聘宣传推广实习生1名!网页链接基金会公益项目“锦麟乡村读书计划”系全国首个以读书为主题的大型民间文化公益项目,邀请国内外有志于乡村公益和民间文化事业的机构和个人,通过乡村图书馆建设、锦麟文化系列讲座等活动,致力建立城乡文化纽带,以文化资源反哺乡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大致很多人说“启蒙”,当代的中国人的确受到西方的启蒙,其中有文明的有野蛮的,一路走来,颠簸摇曳,今天源于世界的信息革命,我们是不是文化反哺呢。//@烈夫-胡萝卜思太: 冷清的巨人的花园春天不再到来,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算是文化反哺现象吗?日韩对传统文化的保留,也是给了中国一次对于自身传统文化保护的反省机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五年啦,我还记得10年浙江作文题是“文化反哺”,什么鬼,摔!#高考加油#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早安书语#旧制度和新方案相重叠,旧风俗与新潮流相重叠,旧观念与新词汇相重叠,虽然“这种新与旧的作风的混合,现代与传统观念的重叠,或许正是转型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周晓虹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读《文化反哺》 “周晓虹,季风书讯400期推荐”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