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呼兰河传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呼兰河传里,跳大神放河灯逛庙会萧红都是又认真又细致得描写,可是写到跳秧歌又轻飘飘几句话,都能想见那时她是一扔笔,发尾打个转儿,没什么详写略写的手法区别,小姑娘就是累了懒得写了嘛,凡人就是啰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额,我觉得有呼兰河传,家,穆斯林的葬礼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黄金年代》萧红,用才情挣扎在战乱年代的文坛,始终活出自己。她寻求温暖,寻求安稳度日长久相伴终是无果。悲哀的一生,千秋万世名,寂寞身后事。看来我需要重温《呼兰河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人的一生或许是注定的,也或许会是性格注定的。萧红,一个坚忍的女子,注定了她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有机会一定要读读她的生死场、呼兰河传。黄金时代,蛮不错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00天阅读计划#8/100,《呼兰河传》p1-26.小城故事的,一切琐事在萧红笔下都活灵活现,仿佛就是你眼前的小城。我从来没想过一个小城这么冷,买馒头的商贩,走着走着脚下生了冰球,摔倒了,馒头也被人捡了;萧红的成名作,喜欢它,也许是怀念小时候。@warfalcon @十点读书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萧红要生产时却自己先行逃离战地,留下她孤独地面对战争的慌乱和生产,孩子离世的恐惧。也许她注定在那个时代里存在。在呼兰河传里那个主人翁还是没成为大人,也许在萧红最后的日子里,她最怀念的是最无忧最平静的日子,情感呵,总让人负担不起。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起来小时候也不喜欢周星驰,因为觉得他的东西一点也不搞笑,只觉得很难受。国内小说六年级前最喜欢三国,之后喜欢红楼前80回,呼兰河传,高女人和矮丈夫,棋王。国外的一直是傲慢与偏见[向左]从而可见这货从小就是一个不愿接受一切悲剧的傻白甜。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高中扎进了gl小说中毁一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窃以为《呼兰河传》写的要比《生死场》好,能够想象出鲁迅先生是喜欢萧红文章的,虽然文字功夫与先生比起来差些,但写出了中国社会的底层生活状态:贫穷、麻木、无知、听天由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晚安 台风夜读呼兰河传 一派清冷。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好久没看完过一部电影了。晚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看完了宋佳演的《萧红》,再接着看《呼兰河传》,一字一句地看,好像如果错过了一个字,一个词,都会辜负她。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天一天的,也就糊里糊涂地过去了,也就脱下单衣去,穿起棉衣来地过去了。生老病死也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地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老,老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 就不听;牙掉了,就整呑;走不动了,就瘫着。这有什么办法,谁老谁活该。——呼兰河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书城竞猜#快乐的暑假,窝在家里静静地读几本好书,开阔眼界,增加文化底蕴也是极好的。同学们看过《呼兰河传》吗?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 回答问题,转发本条微博,同时@ 3位好友,即有机会获得由张家港书城送出的50元书券,4个名额,快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孔雀★★★★,#孔雀#翻到高三的手帐,发现了这部电影。看完,真是意外的收获。没有梦想成真,没有励志拼搏,没有美丽爱情。是最普通的生活,顺着观众的猜想发展,不设伏笔,和呼兰河传给我的感觉很类似,平淡,淡到有些悲伤。理想破灭,再继续生活下去,这才是大多数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人间的世界了。 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 ——萧红《呼兰河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呼兰河传》 我的评分:★★★★★ 你我儿时的记忆。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呼兰河传,11万。是因为小团圆媳妇开始看的,语言特别孩子气,生死大事和吃饭看云一样平平淡淡的。画面感强,看的时候脑子里满是七大姑八大姨围着指指点点。整个阅读的过程很奇妙,就像变成一个小孩子矮着身子看着愚昧的人群一拨一拨赶着去看热闹,挺有意思的,也挺难过的。#读书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