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纽约客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回来后catch up了一下大选方面的新闻,结果变成Nicholas Lemann脑残粉。绝对是《纽约客》当前最好的时政writer,用long form的笔法和深度写网络千字文,融汇贯通,妙趣横生,简直不能更牛逼。啊,请收下我的膝盖! #this is journalism#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星光]纽约 这座城市 就是让人去了就有留下来的冲动 怀恋两年半的纽约客的小生活 想念走过的每一个地方@纽约快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纽约客》 我的评分:★★★★ 总体不如台北人,谪仙记最好,恐同患者慎入太悲哀了。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抗寂寞紐約客寬麵,爽。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潮谜播报#今年夏天怎么穿?跟着地道纽约客穿搭准没错!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的建议:大一大二不要考虑太多(考)题的问题,多花一点时间去读外刊(纽约客、金融时报、经济学人都不错,固定板块精读,坚持优先),另外,也要多读读书(散文、杂文、中篇小说为主,中英文都要有涉猎)。等大三备(考)的时候,你会有惊喜的。加油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先看了纽约客 写的很好 笔触很细腻 感情也很真切 对内心有很大的撼动 每一篇都很好 尤其Tea For Two 虽然是同志的故事 但真的是满眼的爱情 推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俄式反腐的悲剧】Boris Kolesnikov在跳楼身亡前是俄国内政部的一位反腐高官。但他不小心触犯了FSB,即KGB的新名称。“纽约客”长文揭秘俄式反腐的雷区。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附赠一只病毒喵:-D!@Yorda死掉了 @纽约客黑光病毒感染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好文章产量有限,赫芬顿邮报和石板书客户端每周上一两次就行。纽约客的文章都太长了,只有大师才能都读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附上了英文原版文章好评! 一篇迟到的书评:美国著名文学杂志《纽约客》对一人食的报道。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位纽约客则说:“感谢纽约的规模,城市这么大,分手方便多了。”这种城市的地理环境好像是为分手规划的,当你决定不再见一个人时,就永远不必担心再遇到他(她)。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天和朋友GeGe一起吃饭,她说她最爱的就是纽约。因为“这是一个诚实的城市,它好的坏的都毫无保留的展现在你面前。这里生活着一群最有“文化”的人。”我问:“是因为那些博物馆吗?”她说:“不,就算你把纽约所有的博物馆搬到东岸去,也不会有第二个纽约。”我大概是明白了一些纽约客的执念何在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最近观影记录:《我的堂兄文尼》。年过不惑的纽约客文尼,改行做律师后接手的第一个案子,开车到乡下为堂弟免费打官司的一场荒诞经历,情节俗套,笑料陈旧。不过,从该片可以了解到美国的司法和庭审制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有时我觉得这些古董电子设备操纵起来也许很带感。//【纽约地铁Youtube上叫苦:还在用100年前调度系统】当你置身纽约地铁,看到车厢中形形色色的“纽约客”们手握智能手机,或是戴着各种先进的电子设备时,你其实很容易忽略掉一个事实——人们身处的这个纽约地铁调度系统已...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纽约客主编David Remnick用饱含情感的笔触写出了囧叔对美国深沉的爱。——The End of “The Daily Show” - The New Yorker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