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沉思录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沉思录#明代兵部尚书杨贵在衙署题了这样一对联:唯己唯私不配做官从政,恤民恤众始能终世为人。其意是说,做官要少私心,多公心。封建时代的官员尚能有这样的认识,我们今天的某些官员与之相比,难道不觉汗颜吗?@诗人江 @中原韵 @十步芳草Angela @一凡重庆 @庐州秋风 @孔德磊 @陇南成县扶贫办王向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早晨当你不情愿起床时,让这一思想出现——我正起来做一个人的工作。如果我是要去做我因此而存在,因此而被带入这一世界的工作,那我有什么不满意呢?难道我是为了躲在温暖的被子里睡眠而生的么?(马可·奥勒留 《沉思录》)早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沉思录》近日,孤独甚之,噩梦绕之,小病缠之。思乡之情愈加浓厚,独依阁楼,观车水马龙,思处世之道。朝九晚五之势,命运多舛。青娥离去,心中有落寞之感。无为,手机以消忧;行,观之;卧,看之;食五沉思录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天开始我要好好地严谨地看理想国和第一沉思录 不能走马观花瞎玩着看了(ie不能act like一个半吊子艺术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沉思录】:圆球般的灵魂持续着这样的形象:其既不向外延伸,也不向内收缩;既不四处发散,也不集中凝结;被阳光所照耀,看清真理,并看清所有的事物及其蕴含的真相。 释迦牟尼佛成道时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 中道实相,就是当下这念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早课: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沉思录》。斯多葛主义著作。布罗茨基所认为的最好、最接近之“人君”:“他身上有可以为人所察觉的忧郁气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图一:王林、释永信,以及各种“李XX仁波切”们,让我想到李义山的这首诗。图二:若要写本关于出国这些年的沉思录,我想以“一片孤城万仞山”作书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只有现在,是人唯一能被剥夺的。” ——马克.奥勒留《沉思录》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木马沉思录:艺术理论文集》,88年出选译本,后27年才见全本[傻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沉思录》中有这么一段话(译林人文精选 译林出版社 玛克斯·奥勒留著 梁实秋 译 108页23):你自己即是人群组织的一份子,你的行为也应该使之成为共同生活的一部分。你的行为之直接或间接与这共同目的无关... 2015年11月24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沉思录】如果是不该做的,不要做;如果是不真实的,不要说。要控制住你自己的冲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本心是自由有序,反心则是虚无无序,正是其无序性,经常一种情况是会通过无序传导的特征反过来影响本心,最糟糕的情况是被同化,无论何时读读有关良知的书,比如沉思录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想读《交互设计沉思录》: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完了乡土中国,开始看沉思录。似乎可以看进去,静下来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早安物语# 绝不要去猜测别人的心里在想什么,琢磨别人心思的人从来都不是幸福的人。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内心的所思所想,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是很可悲可叹的。——马可•奥勒留《沉思录》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摘自生命沉思录,曲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