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忧郁的民俗学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凤凰好书榜·第34周#@作家张大春 《大唐李白·凤凰台》、从维熙《我的黑白人生》、@章诒和《邹氏女》、@非常林奕华 《等待香港》、《忧郁的民俗学》、《我的九十九次死亡》、《山海经探秘》、《我爱·我家》、梁晓声《中国人的淡定从何而来》、@龚琳娜 《自由女人》十本好书上榜。凤凰好书榜∣第34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很喜欢那十六篇的札记,更期待能看到《忧郁的民俗学》![爱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岳永逸:竖筷插碗:消逝的、潜存的、应景的民俗】——忧郁的民俗学札记之五岳永逸 对于生活在北京又关心民俗的人而言,2004年的元旦是一个热闹的元旦,也是一个纠结与不了了之没有结果的元旦。这些热闹、纠结、不了了之... --@中国民俗学会 的微刊《民俗学微刊》 岳永逸:竖筷插碗: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行好:乡土的逻辑与庙会[嘻嘻] 忧郁的民俗学[嘻嘻]阶序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本来以为自己需要一本《我与地坛》,结果,有了更合时宜的《忧郁的民俗学》。啊啊啊,生活虐我千千遍,我待生活如初恋。去杭州啦~ 首都机场T2航站楼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确实,《忧郁的民俗学》读完之后,一身无力。民俗学的难,在于培育其土壤的逐渐消亡。这种境况,想要改变,估计很难,也恐怕是无力改变的。作为专业学人尚且如此,我辈爱好者情何以堪?!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围观]//@绵阳灵芝: [思考]//@第二新闻: 同意右边//@方圆合参: 正解。 //@刘文财-:岳永逸博士的《忧郁的民俗学》里也讲述了川北地区一个乡书记退休后专职做风水先生的华丽转身,还记述了一位通灵者的奇幻生活——无论如何评价,这些神巫活动在农村乡镇仍然根基很深,是乡野传统遗留下来的一部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正在读《忧郁的民俗学》呢,突然收到素未谋面的作者大人的短信,真是受宠若惊得近乎惶恐了[吃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看忧郁的民俗学【凤凰好书榜∣第34周周榜】 凤凰好书榜∣第34周周榜 (分享自 @凤凰读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长城曲艺网 敬请关注 官方群号116368841】“不会讽刺”的相声很讽刺 - 长期关注民俗的岳永逸教授在新近出版的《忧郁的民俗学》一书中,从民俗学角度剖析了相声的衰落。认为当下相声的舞台化,实际是抛弃了传统相声的“小剧� 薄�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长期关注民俗的岳永逸教授在新近出版的<忧郁的民俗学>一书中,从民俗角度剖析了相声的衰落,认为相声褪去了民俗色彩,被想当然地精英化。换句话说就是相声面对的观众应是大众化的,而非少数群体。我认为这一论断也适合当下戏曲的处境,戏曲面对的观众也应该是大众化的,而不是少数精英群体。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书目#《忧郁的民俗学》,岳永逸 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初版。看着这封面不错。想起来那年要看他的一本《灵验·磕头·传说:民众信仰的阴面与阳面》(三联书店,2010),后来忙起来忘了买了,下次买书一起扫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岳永逸《忧郁的民俗学》上榜!这应该是迄今为止中国民俗学者所写的最具批判性的民俗学文论了——不仅批判民俗学,而且是民俗学的批判∶从民俗学的立场对当下文化、社会和国民心态的批判。话说我昨天在开封才刚拿到此书,尽管俺早就给它“ 背书”了。//@积水潭的河漂子:竟然有那谁[偷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等待香港》《忧郁的民俗学》,浙大社“启真馆”品牌的书,其中《等待》是重版,这次推出精装本。 “凤凰好书榜”第34周榜发布│当“大唐李白”遇上“邹氏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回复@男人惊慌地老去:暂时贴出来看看大家的意见,修改定稿后会删除。也正式向大家推荐岳永逸博士的新著《忧郁的民俗学》。 //@男人惊慌地老去:[强][强][强][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凤凰好书榜·第34周 张大春《大唐李白·凤凰台》、从维熙《我的黑白人生》、章诒和《邹氏女》、林奕华 《等待香港》、《忧郁的民俗学》、《我的九十九次死亡》、《山海经探秘》、《我爱·我家》、梁晓声《中国人的淡定从何而来》、龚琳娜 《自由女人》十本。[鼓掌] 华顺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