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生死场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经常有学生问我,为什么抗战的时候,很多人明知冲上前去肯定是死,为什么还要去送死?看了《生死场》后,我想我可以做这样的回答,那些明知是死还要去赴死的人,是为了我们能好好的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从儿艺到今天的国话,时隔十六年,《生死场》北京收官。1999年的田沁鑫、韩童生、倪大红、任程伟、李琳还都是年轻人,16年后的今天,时光荏苒,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已不再年轻,诠释如此一部作品,看得出里面满满的诚意。之前象叔说的现在才懂“田导,您高高儿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萧红的生死场有种力透纸背的凄凉,但书中的描绘总是透着女性视角的柔肠。而看田沁鑫的戏,有倪大红,韩童生,马书良牛逼闪闪的演技则铿锵了许多。是啊,我们总是在痛彻心扉之后才拥有觉醒的力量。周四错过的戏今天补上才不会后悔#生死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国家话剧院《生死场》北京终场,太精彩了。不光台词表情赞,动作什么的也利落干脆。在一个倾斜的舞台上躬腰驼背或滚或跪,太卖力了。剧本改自萧红写的哈尔滨郊区农村抗日故事,韩童生演的张三时而狂妄时而奴性,最后一个场景,我分明从倪大红的眼角看到泪光闪烁。走吧,去敢死,为了更多人能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完生死场,发现没有情绪情感的震荡,再强烈的东西都离不开活着,明白了什么叫过了那个年纪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因为太经典 我妈也要看一遍 接她回来的路上 她说谢幕时她都噙着眼泪鼓掌 我说 我也是 感谢这部《生死场》 触动了大众 也成就了萧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生死场里的小城三月那篇……简直在翠姨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可能是永远无法幸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国话,生死场,16年后原班人马再次呈现,感叹艺术家们的敬业,年过60的韩老师在台上摸爬滚打,可敬可佩。 北京·南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活着就是发面馒头,一屉接一屉;死了就是死面饼子,嚼也嚼不动。”——《生死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复排的国家话剧院话剧《生死场》,由萧红著作改编,田沁鑫导演,韩童生、倪大红主演!精彩,起立,鼓掌![鼓掌][礼花]#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 秒拍视频 .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陈数去看了话剧《生死场》,田沁鑫又是《生死场》的导演。昨晚我钮妈话剧,田沁鑫也去。突然发现田沁鑫也是钮妈的学生[思考]我只是在想为什么今天才知道。不然我就可以搞到票看(ou yu)话(chen)剧(shu)。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田沁鑫导演作品,由韩童生倪大红主演的《生死场》。“活着就是发面馒头,一屉接一屉;死了就是死面饼子,嚼也嚼不动。”从卑微可怜的苟活,到强敌当前的敢死,见证民族精神的起死回生。看两位艺术家和国话的演员们飙戏好过瘾,这演戏也算体力活儿啊!看戏遇上濮哥了。@田沁鑫 @秋微 @天下女人生活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章子怡##太平轮彼岸定档730#【章子怡戴鸭舌帽低调看话剧 众星力挺田沁鑫】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萧红原著,田沁鑫编剧、导演,李东担任制作人的经典话剧《生死场》,正在国家话剧院剧场热演,将持续演出至7月19日。该剧1999年北京首演时曾引发剧坛震荡分享自 @凤凰娱乐) 章子怡戴鸭舌帽低调看话剧 众星力挺田沁鑫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午躺在床上看萧红,整个人沉浸在生死场的悲喜中。萧红她怎么就不在人世了呢?重生吧!如果她在,我要与她结拜为兄弟,把我最最好的歪歪让给她,让细腻的歪歪疼爱她。读海子时我想,孤独的海子悲伤的海子,这世界为什么没有能够让海子留下来的美好?如果海子在,我只想微笑着对海子说,海子,你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错过了就再也没有机会 所有的现场艺术都是限量版 看一场便少一场 「生死场」演出地点: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 时间:7月9日~7月19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日京华时报《〈生死场〉复排但愿远水能解近渴》——为《生死场》和田导记下点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