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生死场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天健完身急忙赶到国家话剧院看了韩童生老师和倪大红老师演的话剧《生死场》真是震撼人心![good]全场爆满[鼓掌]#生死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很少在观演前喝咖啡,但是这部剧足足让我期待了有15年。《生死场》深深在心底里刻上烙印的剧作……“生、老、病、死”…“生”…“活着”…“好好活着”…萧红笔下的《生死场》,田沁鑫心中的《生死场》,触人心扉的好戏[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生死场】感谢@中国国家话剧院 艺术家们的精湛出演,感谢@田沁鑫 导演,震撼心灵的好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非常满足的周末 周六看了北京河北梆子剧院王英会的清风亭 今天看了国话十六年前原班人马的生死场 太过瘾了 这些老戏骨啊 太厉害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生死场# 【传说集齐九张皂片可以在14-19号晚上7:30的国话剧院寻觅到一条大白龙[doge]】【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宁静的夜,医院却从来没有安然入睡,几乎在任何时刻,它都在接待突如其来的伤员和病号,器械在奔忙,药剂在流动,新生婴儿在啼哭,垂危病人在呻吟。医院,生死场;医院,天使和死神搏斗的战场;医院,交织着科学的无情和人类的多情……——《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生死场》横跨16载,今晚终见韩童生老师和倪大红老师的精彩表演,使这两个人物在灵魂上有了碰撞和交集,形成对比的同时也是对方的镜子。看到的不是演员,而是一个个鲜活饱满的角色,每一个都那么真实、自然,充满热血激情和内在张力,恰到好处,时时刻刻、分分钟钟都是戏!太震憾!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继萧红的黄金时代,呼兰河传,生死场,今天看了弃儿。人们像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当把出生六天的孩子送人时,这份凄凉也许是孤独的。生活像被绕如蛛网的蚊虫一样,越挣扎,越感觉网丝是无边际的大。要改变,怎么改。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出话剧《生死场》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生死场#记得深刻的台词:“活着就是发面馒头,一屉接一屉;死了就是死面饼子,嚼也嚼不动。”震撼的作品,老戏骨在舞台上飙戏,那叫过瘾!太棒了!向老艺术家们致敬![强][强][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萧红,生死场。赶着看的话剧,忍不住流泪。60岁的韩童生,55岁的倪大红,看他们的表演,本身就覆盖了复杂的气质,像年轮增叠。实诚外面是奸诈,奸诈外面又裹着悲悯,正义在不远处拐了一个弯去向深不见底的神秘,眼角的褶皱里又好像藏着老实人一生犯下的所有罪孽,凶悍之下的那颗心脏分明又热诚、坦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今天热成这样还在突击,但愿明天的会计能简单点 2.上午的语文题问翠姨是哪篇小说的人物我也是醉了,最后一查竟然蒙对了,只能说人品不算太差,没文化的好处就在这,毕竟萧红的作品我也就知道个生死场,呼兰河传和小城三月3.但愿明天温度低点,不然真的热的脑袋缺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2015年第二十三场。生死场。国话。萧红,田沁鑫,倪大红,韩童生。某人把它列入了自己的“国内原创话剧前三名”之列。不好看的话我找你吃回来啊。p.s.上次来国话大剧场还是去年戏剧奥林匹克时期,克拉普的最后碟带。再p.s.现场证明,作为组织活动的还是不少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生死场》田沁鑫十六年后,大神归来!《生死场》丨田沁鑫 :16年的轮回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黄金时代》,萧红,一个特立独行、命运悲惨的女人,一定拜读你的生死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00天阅读计划#13/100,《呼兰河传》206-311(其实这一部分是《生死场》但是跟呼兰河传编到一起了)讲的偏僻的农村,村民天天年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辛苦劳作依然不够温饱,可恶的地主还要求加租,历经“九·一八”懦弱的村民,寡妇都投身革命。但故事结构不够紧凑@十点读书会 @warfal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