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到灯塔去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0 12:30:02
的评论买了黄玫瑰、《到灯塔去》和深蓝色的礼物包装纸。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圣诞跟黄玫瑰更相配,虽然雪松的枝条和松果红花的花环也不错,大概是黄色更搭蛋奶酒暖融融的厚重感。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0 12:30:02
的评论到灯塔去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0 12:30:02
的评论#转发赠书# 今日赠书是青年作家大头马短篇小说集《#九故事# 》 「每当我想开口说真话的时候,我总是会以虚构的形式来进行假装。」《九故事》由 6 篇短篇小说组成,篇名均取自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著,如梅尔维尔的《白鲸》、伍尔夫的《到灯塔去》、贝娄的《赫索格》等,以经典篇名为乔装,描绘当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0 12:30:02
的评论要不是我读过伍尔夫的《到灯塔去》,我也会被这鸡汤式营销劝退。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0 12:30:02
的评论听冯院的学科前沿课收获:1.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是非常好的作品2.写3000字报告哈哈,电子科技论文大学,不愧是你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0 12:30:02
的评论一个测试 手边最近的非专业书的第三十页第一句话就是你的情感状态我的是到灯塔去 第一句话的有用信息是“她不过是一块吸饱了人类各种各样感情的海绵罢了”好久之前看的书了,内容不太记得,第一反应是 虽然看过很多悲欢离合但是只是情感承载的容器 不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感情(?)莫名还挺准确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0 12:30:02
的评论2020我的书单:1.19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1.31 《到灯塔去》2.1 《潮骚》 《偷走睡眠的人》2.10 《霍乱时期的爱情》2.16 《仲夏之死》2.21 《有人在周围走动》2.28 《达洛卫夫人》3.5 《西西弗神话》(未完,过于哲学)3.15 《远处的拉莫》3.22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3.30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0 12:30:02
的评论2020/12/24读完《我的米海尔》-阿摩司·奥兹/太喜欢奥兹。行云流水的写作,作家的敏觉可以捕捉到人物思维里每一次有意和无意的跳跃。有读伍尔夫的感觉,中间部分会想起《到灯塔去》里的拉姆齐夫人。最后,回到故事,我想说罪恶的婚姻往往戴着爱情的面具大行其道。只有在婚姻生活里,爱情的毛玻璃才 ...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到灯塔去》 我的评分:★★★ "但我曾卷入更加汹涌的波涛。"阅读痛苦指数仅次于大二阅读《死魂灵》。想来每个人的内心OS写出来也都一定很有趣。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重温《到灯塔去》,对伍尔夫的双性同体观点有了些新的认知,女性气质与男性气质的和谐取代对立在莉莉身上完美地体现出来,同时脱离父权社会的性别偏见达到最高的艺术境界。不过将性别本质区分的如此通透又要求极致的融合,似乎很难。@王蜂美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到灯塔去(精)/吴尔夫文集-(英)弗吉尼亚·吴尔夫,译者:马爱农★★★★☆,这是本要怒赞的书。你能想象作为托尔斯泰的异国知音,她的文法已经将托式笔法浓缩,升级,再浓缩。拉姆其夫人简直就会是年老的更加成熟的娜塔莎。不得不说,伍尔夫是能在沙上建筑蜃楼的作家。生活本是立体的圆雕,伍尔夫将其延展倾轧为画,且五光十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到灯塔去》中有一句话,“一个不结婚的女人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可是一个结错婚的女人,压根无美好可言。。(雪天,一个人的图书馆)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图书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日常读书#《到灯塔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她面对着一望无际的蔚蓝色的大海;那灰白色的灯塔,矗立在远处朦胧的烟光雾色之中;在右边,视力所及之处,是那披覆着野草的绿色沙丘,它在海水的激荡下渐渐崩塌,形成一道道柔和、低回的皱折;那夹带泥沙的海水,好像不停地向杳无人烟仙乡梦国奔流。 ——弗吉尼亚·伍尔芙 到灯塔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明溪珩城水业#m动m猫#“如果你被禁锢在一片网球场大小的岩石上,一困就是一个月,在暴风雨的季节也许更长一点,你会有什么感觉呢?如果你结了婚,你看不到自己的妻子,也不知道自己的儿女情况如何……”英国著名作家伍尔夫在小说《到灯塔去》里这样写道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句子#永恒的东西都是由宁静的瞬间感受构成的。——弗吉尼亚·伍尔孚《到灯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