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曾国藩家书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家书,致诸弟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二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写了新文章《曾国藩家书》 ( 分享自 @简书 )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酷爱英语读书团#入团第四本《曾国藩家书四》感悟如前,战争看不懂,为人处事人值得学,强力推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刚在店里吃午饭突然问了个问题:当年蒋中正要是真心信主,为何打下来的江山会江河日下?——原因只有一个,“敷衍”宋美龄。中正平日里床头只放两本书,一本圣经,一本曾国藩家书,而且我敢断言,这两本书他看的最多的是曾国藩家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人生第一自强,养心-《曾国藩家书》的读书笔记 (豆瓣书评 - 关于书籍《曾国藩家书》)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青春早读#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人际交往,其实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为人处事。这个为人处事和迎来送往不同。它更类似于你做人的一些坚持,大家可以看下《曾国藩家书》,里面的道理其实都是人际关系的答题思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曾国藩家书中有告诫子弟说道:胜不骄败不馁,不能成功了就洋洋得意,不能失败了就垂头丧气,这样都是不好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内容提要:叔父母大人礼安。【图语:曾国藩家书·禀叔父母·勿因劳累过度(资料图)】。禀叔父母·勿因劳累过度。【原文】。侄国藩谨禀。叔父母大人礼安。闻叔父去年起公屋,劳心劳力,备极经营。叔父去年四十晋一岁,侄儿谨备了袍套一付。侄儿谨禀。(道光二十八年七月二十日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曾国藩家书:一、我家既为乡绅,万不可入署说公事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曾国藩家书】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嚣讼,即多言也。历现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余生乎颇病执拗,德之傲也;不甚多言,而笔下亦略近乎嚣论。静中默省愆尤,我之处处获戾,其源不外此二者。 咸丰八年三月初六日 致沅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读曾国藩家书,做现代企业管理!》中国人自古注重庭训家教,历史上的名臣大儒如宋朝的司马光、欧阳修、朱熹;明朝的王夫之及清朝的郑板桥、曾国藩等等,都留有家训。在这些历朝历代的著名家训家规中,中读曾国藩家书,做现代企业管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曾国藩家书》的人都知道,曾国藩为官之后,写给父亲和弟弟的信中,经常讽喻他们洁身自好,不要插手地方事务。苦口婆心,反复申辩。不过,这些信件并没有阻止他的家人在地方上呼风唤雨。——《给曾国藩算算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00天阅读计划#4/100《曾国藩家书》20m.P41-55.3封禀父母,3封致诸弟。@十点读书会 @warfalcon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曾国藩家书如雷贯耳,尴尬的发现:看不太懂啊[惊恐],假设如果哪一天我穿越了,不谈远,就算是去了民国我也只能是一文盲[抓狂],看来有空还要补补文言文和繁体字[衰][哈哈][哈哈][哈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百天阅读计划#@十点读书会 @warfalcon day3今天时间充裕,看完了《傅雷家书》,和《曾国藩家书》相比,我更喜欢曾国藩到那种方式,从大处着手进行教育。给孩子空间,方能自由发挥,努力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