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国学研究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现在研究国学起点是很高的,你得懂甲骨文、金文、楚简,要能看得懂地下文献,没有这些能力,要想取得学术成就几乎是不可能的。海量的甲金文出土,大批量的楚简帛书问世,真正迎来了国学的黄金时代。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已经完全具备了西方文艺复兴那样的条件,文化复兴的大门已经打开,我们躬逢其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当连信仰、研究国学佛经、修炼都不感兴趣,而只是贪恋享乐及自己的利益如孩子家庭时,更大的苦难在前面等着你。苦难会让你回头。让你去思考信仰之事。正如有人说西方人视没有信仰的人为动物,难道不是吗?仔细想想,没有任何的精神上的信仰,就是吃喝享乐家庭孩子及所谓的自我实现,这不是动物境界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说我失眠了,倒不如说我更加清醒了,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命运从此开始改变了,我开始觉悟了,也可以说我新的学习生涯开始了,现在才知道我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我要把我所不足的地方全部学回来,我也要考大学,专心研究国学,古文化的精髓。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中华现代女子文化修养与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华现代女子文化修养与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温信子敬撰自从我定向于中华女子国学研究,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地系统化地践行以来,由于没有先行者的经验指导,一切中华现代女子文化修养与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季先生不是研究国学的//@徐晋如: 季老是学术大师,但不是国学大师。//@眭谦-伯昏子:季是一位伟大的学者,但被一些无知的人神化了//@嚕啦啦泰小寶:转发微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江南style]我再说两分钟:想要去香港读国学研究生的,可以联系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即使是我们这些专门下功夫去研究国学的人,也很难再建立起国学的思维,反而这种一体观,这种象思维,这种对形而上的追求在一些目不识丁的老人那里还常能找到一些。论国学,今天的教授,是连过去的文盲都不如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陈寅恪被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导师后,与赵元任成为同事。见陈寅恪快40岁了还不成家,赵元任夫妇与他人合谋为媒,将唐筼介绍给陈寅恪。两人一见钟情,很快步入婚姻殿堂。一代大儒年近四十才找到自己的家。有人说唐筼好像是专门为陈来到这个世上,陈死后不久,唐也离开了这个世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专栏作者:李计忠 乾易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国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人对家居空间的分配向来有一定规矩,唯恐不按规矩乱了家庭和谐的气场。厨房、卫生间、厨房都比较容易去分,那么,从风水角度而言,同为卧... 家居风水| 你真的睡对主卧了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胡马老师的面相学真准![good]不仅国学、诗学研究的好,面相学也是一绝![嘻嘻][鲜花]//@徐晋如:你现在知道那是群什么东西了吧!面相学绝不骗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研究国学和研究中医历史是一个意思,有历史价值,但没知识价值,把国学当真理,属于半文盲。 //@老兵-微博:国学大师其实仅限于中国传统文化领域内的学术研究,对现实生活没什么价值,也不能推动社会进步。//@巫多多1:那“国学大师”大都是没什么料?[思考]@老兵-微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无聊的和班花一起研究国学[挖鼻][挖鼻][挖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张京华,为了给《日知录》写注释,他已经看了500余万字。世人不知晓的石刻、书、文、亲笔信和题记等一段段历史从冰凉的石头上“走进”他的作品里,活了。12年,他的国学研究会里已走出了400多位学生。指导学生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7部。其中30多人考上了硕士、博士研究生。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怎么感觉走了以后湖大各种牛掰[晕[可怜凤凰携手岳麓,以最隆重的盛典,向国学致敬,以最尊贵的仪轨,向深耕于国学研究与传播的学者致敬,6大学术机构提供支持,200名海内外专家组成评委会,设国学终身成就奖、研究成果奖及国学传播奖,将陆续举办岳麓书院系列讲坛、凤凰#恋上魏新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对于研究国学,弘扬国粹的学者心怀敬意,不明白为什么突然前天一篇有关国学专家的微博不见了,因此昨天再发一次,做了一点点修改,得以保持。作为退休教师,不会随便指责别人。即使是最笨的孩子,在我心中也是小天使,那么学者就更是大神了,即使是偶有闪失的学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南开学季# 开学典礼上,老生代表彭需发,新生代表刘彦哲、刘子康,教师代表徐海教授,76级校友、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先后发言,或分享了自己在大学学习、实践和生活的感悟;或表达了寻梦而来并成为中南大学新成员的欣喜;或勉励新生努力学习,寄语希望。(摄影/彭嘉程 黄森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