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京华烟云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突然想起多年前教室里一同看雪的侧脸。晚安,北平!决定重温《京华烟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重新读了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也逐渐明白了真爱往往不能随愿,现实永远不会随心所欲,爱情自古至今所有人都在追求,却又不得不屈服,也许最爱注定得不到吧。我忽略书里面的家国天下,只想回味爱情的求之不得。#下雪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哇!太多年没听见这种配乐朗读,好美啊。京华烟云的<<春>>。好美的配乐朗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高梓淇#[心]#新京华烟云#[心] 温文儒雅,满怀热血,能为国牺牲的孔立夫。难忘!@高梓淇 老大晚安![月亮][爱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躺在床上看《京华烟云》,整个思绪都在民国里,忽然飘来阵阵桂花香,和着剧里的提琴声,好悠远,好烂漫。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到夏末初秋会想到什么?刚刚刷微博瞄到一眼老舍写的句子:“北平之秋便是天堂”,便想起在某个我还很快乐的时间段看的《京华烟云》,暑假的尾巴里还对这剧依依不舍,不知不觉有阵风带走了夏天的热情,才知道秋天到了。好想念那时候的时光好慢,还有简单的我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后来他回想到这天晚上,觉得真是幸福得像天堂一样,自己的亲人在另一间屋子里安睡,而自己抽着一袋烟,一盏油灯在炉台子上燃烧着晃动。”读《京华烟云》,觉得总有语句和“多年以后……遥远的下午”相通,却比《百年孤独》成书早了三十年。仅记此一句,大概油灯与烟袋的家常暖意,比冰块更打动我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去年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时重读了《四世同堂》,今年七十一周年,恰巧读完了《京华烟云》,最初看时只有十几岁,只关注木兰莫愁姐妹的贵族生活与爱情,再读时体会了对美好京城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今日第三遍读,才真正看到大时代里面的家愁国恨,每个人的命运都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人的一生,有些细微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有极大的重要性。事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其影响之大,殊可惊人。——《京华烟云》#今日贴纸打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每周一书# 京华烟云:断断续续读了一个学期才看完,深深地被木兰这个妙想家所吸引。据说是现代版的红楼,主线明确支线众多。木兰和莫愁两姐妹,看待处理事情的方式总让人感觉那么玄妙。结尾蓦然回首,人生四十年,如梦初醒,听秋季歌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即将忙碌起来之前看完了这本书 还是最喜欢书中姚思安老先生说的“曼娘若说中国非打不可,中国就会赢”。 而木兰最让我钦佩的不是她的美貌与才华,而是身处乱世之中,还能随遇而安的洒脱淡然。 百感交集。 京华烟云(全2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习惯一味吐槽国产剧,像康熙大帝,楚汉传奇,87红楼,三国水浒,平凡的世界,京华烟云,也蛮不错的。 下一年大三估计忙的够呛有时间看,可惜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天收到转发中奖的京华烟云,包装很好,典藏版好精美,今天开始读书了,谢谢@子彦音乐时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918的防空警报拉响了,最近正在看《京华烟云》,以前只注重姚家几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爱情故事,现在看却对里面民国时期的政治,民俗,以及和日本的关系,以及中日怎样开战有了新的认识!勿忘国耻!希望人类能和平相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书之乐#九 在人的一生 有些细微之事 本身毫无意义可言 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事过境迁之后 回顾其因果关系 却发现其影响之大 殊可惊人 京华烟云-林语堂著张...无奈英语水平不够 买了林语堂先生的吾国与吾民还没来得及看 大多数人都把京华烟云和红楼比 我更想把他当作是作者爱国之心的果实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新京华烟云#评:典型的垃圾型肥皂剧,没有任何内涵。导演缺乏对人物性格的深入理解,剧中人物性格多变反复,却看不出任何变化的缘由,性格勾勒和变化完全不和逻辑。看不出故事想描绘什么,是典型历史人物还是时代文化?强烈推荐卧薪尝胆、新三国演义和大明王朝...剧中人物性格鲜明稳定。@lacey爱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