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下载
前世今生目录
前言:寻找生命的奇迹
第一章 童年的创伤
第二章 前世的记忆
第三章 一两个钟头走完一生
第四章 已逝的父亲和儿子对我说话
第五章 “超意识界”的讯息
第六章 未知死,焉知生
第七章 3500年前,你是我舅舅
第八章 遇见永生的自己
第九章 闪现的真性情
第十章 爸爸,我爱你爱了四万年
第十一章 末日大预言
第十二章 超越生死与时空
第十三章 他们说我活过86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对死亡的恐惧,这隐藏却持续的恐惧不是任何金钱或势力能消除的——这就是核心。但如果人类知道“生命是无尽的,所以我们不会死,我们也从未真正地出生”,那这恐惧就可以消除。如果他们知道以前曾活过无数次,将来也会再活无数次,不知会觉得多有保障。要是他们知道灵魂会在身边给予帮助,而他们死后也会加入这些灵魂,包括他们所爱的故人,不知会觉得多安慰。要是他们知道“守护天使”真的存在,不知会感到多安全。要是他们知道对人的暴力和不公都得偿还,可以少掉多少愤怒和报复的欲望。如果真的“我们借由知识接近上帝”,那么财富、权力又有什么用?它们本身即是目的,而不是接近上帝的方法。如此一来,贪婪与嗜好权力变得全无价值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ast lives 斯里兰卡—研究的好地方 研究前世今生的科学家:伊安·史蒂文森教授 冰岛大学的心理医生海若尔森 假如能找到新鲜的案例,在双方家庭还未碰面之前更仔细地去做轮回调查的话,或许会是一个很好的科研题材。 性格研究所并不仅限于研究轮回现象,也研究特殊的心灵现象,譬如灵魂出体、幽灵现象、心灵沟通(ESP),和濒死经验(NDE)的研究等,研究的目的是希望以科学方法证明和了解意识在脱离肉体能够单独存在。 在轮回研究上,史蒂文森最大的突破是,发现和证明了轮回与胎记和天生缺陷的重要关系。 《轮回与生理学─胎记与生理残缺的致成原因》 《轮回与生理的关系》 《老灵魂─前世的科学证据》(Old Souls-Th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Past Lives) 汤姆﹒施洛德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完这本书之后,更加相信“因果”了。有因才有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每件事在该来的时候就会来。人生急不得的,不能像许多人希望的时间表那样。我们必须接受凡事来临的时间,不要强求。但人生是无尽的,我们不曾真的死去,也从未真的出生。我们只是度过不同的阶段,没有终点。人有许多阶段,时间不是我们所看到的的时间,而是一节节待学的课。凡事会在该清楚的时候清楚,但你得有机会消化我们给你的讯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马斯洛对科学家的傲慢与偏见态度归纳为:科学之网网不住的东西,不能称之为鱼。足见科学的捉襟见肘与自以为是。 小时候就超级爱看各种版本的世界未解之谜,再版未解之谜。 重要的是心中一定要留有一个足够空的位置,用以接纳各种态度。否则科学也成为一种迷信。过于严肃理智的人对于科学的信仰,反而变成了一种偏见,硬邦邦的,没有灵动性,缺乏浪漫。 阅读《前世今生》途中一个很大的感觉是:你有多久没有静下来与自我进行一场好好的对话了? 大脑中本身就带有对生命的深层意识,原来你一直与我同在,而我们是不是真的用心倾听。 关于书中内容的真伪,疑点相当多,并且催眠也与幻想,诱导,暗示有关,可信度只有50%。到底孰前孰后,是记忆错乱后的信息加工抑或是一场精心预谋的表演,无所谓啦,关注现象,一切对你自己感觉是有利的,那就用起来。 正如胡因梦女士所说:“凡能达到治疗效果的东西,我相信都有它的价值”。 并且人类都在同一条船上,于是在当下,此刻,需要学会去爱。 关于书中案例多次出现公元前确切年份,这一点让我非常不解。。和测谎一样,数字太确切反而可疑。公元后还好理解,但是回溯前世并能知道自己处于公元前哪一年,说明讲述者不只是看到记忆,还有逻辑和推理,自我仍然存在。很神。当然也可能是处于低维度的我们的逻辑不可解释上层。 所以对于未来的预测也未尝不可相信,不能用我们这层确切的时间维度来思考,只是需要打通某个管道,于是无前无后,无上无下,便是所谓的道。 所以我觉得读这类书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同《西藏生死书》一样,予人喜乐。让人们不再惧怕死亡。如P40 我看起来非常安祥、快乐、镇定。我觉得生命中有更多希望、喜悦,更多目标和更多的满足。我明白自己不再有死亡的恐惧,不怕自己的去世或不存在,也比较不怕失去他人,虽然我会很想念过世的亲人。……我也变得不那么严肃执着,我的理智确实开放了,愿意接受可能性。 用这种态度去导引临终阶段的人,他的信心增强,而我们的哀伤也会因这整个经验而获得缓解。 一些重要的笔记: P18 哥伦比亚“比较宗教”的教科书中记载,《旧约》和《新约》都曾提到过轮回的观念。公元325年,罗马君士坦丁大帝和他母亲海伦娜下令删掉了《新约》中提及轮回的部分。而公元553年君士坦丁堡的第二次会议证实了确实有此行动,并把轮回观念作为异端邪说。显然地,他们认为“人不只有一辈子可以寻求救赎”的说法会削弱教会的力量。但是,原始的资料提到早期的神父确实接受轮回观念。公元2世纪兴盛的早期基督教的一支诺斯底教(Gnostic)教徒——亚力山大的克莱蒙、奥瑞根、圣杰若米,和其他许多人都相信他们曾有前生,并会有来世。 P23 我几乎搜遍整个医学图书馆,研究艾恩·史蒂芬生(Ian Stevenson)博士写的东西,他是弗吉尼亚大学精神治疗系教授,他收集了2000名以上有轮回记忆和经验的儿童的案例,其中许多有外语能力,但他们根本没学过也没去过那些地方。他的案例报告都十分仔细完整,经过了谨慎的研究。 P26上次催眠中,我要她仔细观察前世中有没有今生里重要的人。许多研究宣称,一群灵魂会又一次地降生在一起,以许多世的时间清偿彼此的相欠。 P29我们的目标就是学习,通过知识成为像神一样的存在。我们借由知识接近神,然后可以休息。接着我们回来,帮助其他人。 ——我才惊讶极了。。这根本和《天地一沙鸥》如出一辙好不。最感人的是最后一句:回来帮助其他人,这和沙鸥中的说要深爱鸥群的本性的善,要为哪怕千万分之一的和你相像的另类留下,和佛家中释迦牟尼的明知不可拯救人间却仍然留了下来的慈悲一样。顿时理解了。 话说书中关于大师的部分并不是催眠下的回忆,而是超时空的对话尼玛。。。就是通灵,跳大神,被上身,被附体,,,打开了某种管道,借以传达知识。。。汗。。。 大师的教诲和宗教都很相像:分享知识,去除恶习,接纳他人,帮助他人。 关于催眠中的死亡风险,既然灵魂是一个连续体也就不存在风险了吧。 P48我们从每个空间来并不具备相等的能力。有些人比较强,因为他从其他空间累积了能力。人并不是生来平等的,但最后都会达到一点,在那一点上大家是平等的。 P49在光束中的人,除非他们决定要到下一度空间去,否则无法越过限制。如果他们觉得具有形体时不再能学什么,那么就能过来。但如果还有必须学的地方,即使不想回去也得回去。在此地是一段休息时间,他们的精神力量可以得到休息。 ——这跟海鸥原理一模一样。。如果通过技巧掌握知识,将肉体化作思维。 P138 既然人类的毁灭不可阻止,为何不旁观,仍然要教导人类?因为无法逃离个体痛苦的深渊? P167 亮光,重生的力量,用心能够达到这种状态=生死书中的红光。 P168 有些人用迷幻药接近这个不具肉身的状态,但他们并不了解自己所经历的是什么。 昂。。最后,对于前世的追溯都不是目的,我还是比较赞同对当下的觉察,因为当下是过去的果,也是未来的因,把握当下,维持清醒的状态才是正见。 最后的最后,我多想有人抱住我大腿说一句:PP,我爱你爱了四万年。。哈哈哈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也许,在催眠下凯瑟琳可以集中注意力于潜意识储存的前世回忆;也许,她能捕捉到精神分析大师荣格(Carl Jung)所谓的"集体无意识",它是我们周围的能量来源,包含了人类全体的记忆</p> 荣格、能量来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图片1>早期的神父确实接受轮回观念、否定是"人不只有一辈子可以寻求救赎"会削弱教会的力量 长知识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每日累积下来的负面力量应该受到同样的关注</p> 及时排遣负能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图片1>慢生活〜遇见的人或事、皆有原因、随遇而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许多研究宣称,一群灵魂会一次又一次地降生在一起,以许多世的时间清偿彼此的相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人生是无尽的,我们不曾挣得死去也未从真的出生,我么只是度过不同的阶段,没有终点,人又许多阶段,时间不是我们所看到的时间,而是一节节待学的课。</p> <p>我们在肉身状态时会经历许多不同阶段从婴儿身变成儿童,再由儿童变为成人,由成人变成老年,为什么我们不再跨一步,摆脱成人的身躯进到精神层面?这是我们该做的。我么不会停止成长,当我们进入精神层次,任继续在那成长,要经历不同的阶段,一个学习阶段,还有决定的阶段,我么决定何时回去,回到那里去,以及为了什么原因。有些灵魂选择不再1回去。而继续另一个发展阶段,于是他们就保持灵魂的形式,。比那些回去的人稍久些。这些全是成长和学习。。持续的成长,肉声只是在尘世的工具,能永久长存的是我们的灵魂和精神</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当我们回到肉身前需要经过7个平面。其中之一是过渡的平面。我们在其间等待。这个平面决定你会带着什么到下一世。我们都会有一个。。。主要的特性。可能是贪婪可能是色欲,不过一旦决定,你就需要对那些人“偿债”,而且要在那世中克服这个特性。 如果没有做到,将来还要带着这个特性,外加另一个,到下一世中,负担就更重了。你过完的每一生若没有偿清这些债,下一生就变得更难;要是完成了,就会有容易的来世。所以等于是你自己选择会过什么样的人生。在每一个阶段,自己过的生活都是自己选的,要为自己负责。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们都有必须偿还的债。要是没有还完,就得带着这些债到下一世去。。。好让它们还掉,你在还债中能得到进步。有些灵魂进步得比其他的快些。当你在肉体状态还清了债务,就结束了一生。。。要是有什么事打断了你还债,你就必须回到记忆的平面,等待你所欠的那个灵魂来见你。当你们两人能同时回到肉体状态时,才能再转世。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总共有7个平面,每一面由许多层次组成,其中一个平面是记忆。在那个平面里你可以收集思想、想法,得以观看刚才过去的一生。那些在较高层次的人可以看到历史,他们可以回过头来教我们,但我们较低层次的人只能看到自己刚过完的一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许多研究宣称,一群灵魂会一次又一次地降生在一起,以许多世的时间清偿彼此的相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想要一个人轮回来 我不知道她在哪!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海德格尔在巨著《存在与时间》里提到,人有两种基本的存在状态。 一是“没有死亡意识的世界”,人们以世俗价值的“物”作为存在的目标。当我们迷恋功成名就时,功成名就的价值就不容许我们去思考死亡。因此,在这样的世界里,死亡要被排斥在意识之外,我们要假装它不存在,或者独断地主张“一死百了”的便宜话头。生活在这般世界的人,往往必须以竞争的心虚张声势,活在不能太真诚的生活中。 另一个世界叫做“灵犀意识”,在这个意识世界里,人们知道肉身的脆弱,但是在精神上,你必须用心去承担活着的责任。人会变得有灵性,乃至理解“死亡”的意义,使自己真诚的度过自己的生活。</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读到或谈到爱、慈善、信心是容易的,但是去做、去感觉它,都几乎需要意识的改变。不是酒精、药物或一时情绪的短暂改变,很久的改变是靠知识和了解、行动和实践来维持的,必须把它转化成日常生活的习惯。</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快乐根植于单纯。思想和行为的过度倾向只会减损快乐。过度会掩蔽基本的价值。宗教人士告诉我们快乐来自心中有爱、信仰和希望、行善和散布友爱。</p> “喜悦”是否更贴切些。快乐植根于外在,而喜悦则是内心的感受,可以超脱外在的依靠。 信仰和希望。如果轮回也是一种可以依赖的信仰,那么中国人已经信仰了几千年。可是为什么这样的信仰却没有任何的“震慑力”。 或者,它真的只是一种文化意识,并不能称之为信仰。信仰可以给人希望,可以带来平和,更可以带来畏惧。而我们没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你过完的每一生若没有偿清这些债,下一生就变得更难;要是完成了,就会有容易的来世。所以等于是你自己选择会过什么样的人生。在每一个阶段,自己过的生活都是自己选的,要为自己负责。</p> 女主凯瑟琳经历了86世,做了N次仆人,学会了爱也学会了仇恨,知晓了信任也懂的了宽容。是否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样的轮回中学会我们所欠缺的,我们要选的,是世人的标准,而并不是自己不为之后悔的标准。 如果是这样,那么只是所有人都达到一个状态,圣经中的:信、望、爱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移情(transference)与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 移情是病人对治疗者所代表的过去某个人投射的感情、思想、愿望。反移情则恰好相反,是治疗者无意识间对病人的情绪互动。</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肉身只是尘世上的工具,能永久长存的是我们的灵魂和精神。</p> 想起那些不带有任何食物的修道者,毅然走入深山,以盼更接近“天” 想起那些静静圆寂的喇嘛,在接受天葬后,以盼更接近“神” 有所信仰才会有所畏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我们必须接受凡事来临的事件,不要强求。但人生是无尽的,我们不曾真的死去,也未真的出生。我们只是度过不同的阶段,没有终点。人有许多阶段,事件不是我们所看的事件,而是一节节待学的课。</p> 灵魂不灭,我们不曾真的存在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每个人的道路基本上都是相同的。我们在有形体的状态下都有东西要学。有的人学的比别人快些。施予、希望、信心、爱。。。我们必须都了解很多事情中间都包括了它们,有许多方式可以呈现它们。但我们只是触到皮毛而已。。。</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对于理性了解之外的情绪接受,经验是必要条件,但是经验的冲击总是随时日而消退。</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我们的目标就是学习,通过知识成为神一样的存在。我们知道的事这么少,你在此是我的老师。我们借由知识接近神,然后可以休息。接着我们回来,帮助其他人。</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一个病人严苛的自我批评,可能造成比一件重大事故更严重的心理创伤。这些伤害的影响,因为混入了我们日常生活的背景中,更难被忆起或驱逐。</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轮回,是为进化为更高阶的灵魂。 我们生活在此生,也为不断完善自我,强大自己的内心世界。 珍惜与身边人的每一段关系,或长久或短暂,或好或坏,此生只有一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图片1>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一本书已经看了一半有多了,关于人和灵魂的。 灵魂,一种超自然意识的精神状态,是与肉体分离的。人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出生和真正的死亡,只是不断地轮回。人回来肉体当中是为了学习。人死后会进入另外一层空间,在那里补充能量和学习。 这些是我在这本书理解到的事情。我承认世界上会有超意识的存在,但对于轮回的说法我就有所保留了。还有关于上帝(大师,书中的翻译)、守护神等的存在,个人感觉太玄了。 总体上说,书的内容是导人学习,教人敬畏知识,引人向善的方向,是很积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