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在细雨中呼喊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其实并不爱说起从前 揭开的伤疤虽然不疼了 但是每揭开一次都会留有印记 不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刚看完~还是老电影好看啊~从小到大第一部看得小说《活着》,还好电影版馒头(小说中苦根)没死,小说太残忍了~………最喜欢凤霞『《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后的余华与《英雄》前的张艺谋 - 活着 - 豆瓣』《活着》——《在细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余华好喜欢让人物掉进粪坑啊《地主的死》和《活着》中富贵爸爸这个老地主的死是一样的——掉进粪坑,《在细雨中呼喊》孙光林父亲也是这么死的。 最后一篇中那个诗人的经典把妹台词“让我像抱妹妹一样抱抱你”后来在《兄弟下》中李光头也用了一次,得逞了[阴险][阴险]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独自坐在池塘旁,在过去的时间里风尘仆仆。-《在细雨中呼喊》意境好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躺在黑暗的床上不敢入睡,四周的寂静使我的恐惧无限扩张。 -《在细雨中呼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想起了无数欢欣的往事,同时也无法摆脱一些忧伤。我独自坐在池塘边,在过去的时间里风尘仆仆。”——《在细雨中呼喊》。 来吧,晚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细雨中呼喊》...太基了..比如:“苏宇的微笑和他羞怯的声音,在那个月光时隐时现的夜晚,给了我长久的温暖” 再比如:“我想起了遥远的苏宇,他经常用手搭着我的肩开始我们亲密的行走。现在我像苏宇当初对待我一样,对待鲁鲁。”啊,男孩间的友情,叫人着迷[doge]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余华 《在细雨中呼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真奇怪,看书目推荐,余华永远是《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前者无声渗入骨髓的悲痛感让我不敢多读,后者没读过不做评价,就是纳闷很少人推《在细雨中呼喊》,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那个年代种种荒诞,这才是我心中的白月光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确实是一本精致的书,有道家、有生命的本质,也有大量的冷幽默,不过就像不喜欢余华的《活着》一样,没有生在那个年代总是无法引起共鸣,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在细雨中呼喊》,无法超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不在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友人 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 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 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 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那种表面的朋友——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细雨中呼喊# 开篇就奠定了有些阴郁的基调。第一视角不断在回忆童年,时间线其实挺复杂,对于时间的模糊让回忆更加贴近真实。人物一个个都很有特点,懦弱的懦弱,无耻的无耻,无知的无知,刚烈的刚烈......看完以后空落落的,这样的童年,让人心生怜悯。过早接触生活的另一面。 http://t.cn/RU1yaH1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远离南门之后,作为故乡的南门一直无法令我感到亲切。长期以来,我固守着自己的想法。回首往事或者怀念故乡,其实只是在现实里不知所措以后的故作镇静,即便有某种感情伴随着出现,也不过是装饰而已。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回首往事或者怀念故乡,其实只是在现实里不知所措以后的故作镇静。——余华《在细雨中呼喊》,早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重读完了《在细雨中呼喊》,跟《活着》不同,这里没有一个像福贵经历那么坎坷的人,这里记录了“我”在南门和孙荡生活时眼里面的大人们的模样。回忆是一段一段的,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读完之后就能串起来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星星][星星][星星][半星],喜欢谁时,就想把他的作品都找来读读,大学时看了出镜率很高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当时阅读的快感还在~这本最后也借阅了,可惜看了前面几页没有看下去,辗转多次,终于读完。除了有些句子很拗口外,个人感觉这本应该在那两本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