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在细雨中呼喊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细雨中呼喊》余华 小说采用的是拼图式构架,在荒诞与幽默的背后,流露出对人性的悲悯。小说处处充满矛盾,父与子的冲突,成人与孩童的冲突,性萌发与压抑......值得阅读和思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回想中的往事已被抽去了当初的情绪,只剩下了外壳。此刻蕴含其中的情绪是我现在的情绪。----《在细雨中呼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以前看到東野圭吾的一句話 世上有兩個無法直視的東西 一個是太陽 一個是人心 余華在细雨中呼喊裡也說 活人的眼睛是不能直视太阳的 我觉得余华的文章才是不能让人直视 直指人心 看余華的長篇小說每次都壓抑很久很絕望 但很享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细雨中呼喊# “即将收割的稻子在阳光里摇摆时吹来的东南风里漂浮着植物的气息” /“我总是很远就看到了他抱在怀里的油布雨伞,和肩上的蓝色包袱。要知道,这情景曾经给过我多次阳光般的温暖和安慰。” /“我们在潮湿的晨风里走走停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尊严,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在细雨中呼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毛人不参赛让我怨念了很久,会暂时持续到英锦赛结束。最近把《在细雨中呼喊》又看了一遍,直到看完,对这故事的印象都没有和第一遍时重叠,因为根本想不起第一次看的时候留下什么印象,连书中人物的名字都记不起来。余华的书,相对于黑本蓝本银本,我更喜欢红本,凹凸质感的封面淡黄粗糙的内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看到很害怕,信任和付出就意味着可以被背叛抛弃,人性最丑恶懦弱的一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其实并不爱说起从前 揭开的伤疤虽然不疼了 但是每揭开一次都会留有印记 不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刚看完~还是老电影好看啊~从小到大第一部看得小说《活着》,还好电影版馒头(小说中苦根)没死,小说太残忍了~………最喜欢凤霞『《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后的余华与《英雄》前的张艺谋 - 活着 - 豆瓣』《活着》——《在细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余华好喜欢让人物掉进粪坑啊《地主的死》和《活着》中富贵爸爸这个老地主的死是一样的——掉进粪坑,《在细雨中呼喊》孙光林父亲也是这么死的。 最后一篇中那个诗人的经典把妹台词“让我像抱妹妹一样抱抱你”后来在《兄弟下》中李光头也用了一次,得逞了[阴险][阴险]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独自坐在池塘旁,在过去的时间里风尘仆仆。-《在细雨中呼喊》意境好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躺在黑暗的床上不敢入睡,四周的寂静使我的恐惧无限扩张。 -《在细雨中呼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想起了无数欢欣的往事,同时也无法摆脱一些忧伤。我独自坐在池塘边,在过去的时间里风尘仆仆。”——《在细雨中呼喊》。 来吧,晚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细雨中呼喊》...太基了..比如:“苏宇的微笑和他羞怯的声音,在那个月光时隐时现的夜晚,给了我长久的温暖” 再比如:“我想起了遥远的苏宇,他经常用手搭着我的肩开始我们亲密的行走。现在我像苏宇当初对待我一样,对待鲁鲁。”啊,男孩间的友情,叫人着迷[doge]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当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未来时,就会珍惜自己选择过去的权利。回忆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可以重新选择,可以将那些毫无关联的往事重新组合起来,从而获得了全新的过去。——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余华先生的作品总能走进我的内心,带我们回看曾经血淋淋的时代。感谢有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细雨中呼喊》-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