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树上的男爵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树上的男爵》:叛离文明,永居树上的人|一日一书 《树上的男爵》:叛离文明,永居树上的人|一日一书 (分享自@凤凰新闻客户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2015读书计划 29/50 《树上的男爵》旅行前完成的一本。作为实现自我经验的第二本,这次大师将童话搬到了树上,从哥哥一开始的反抗,到其追求新意义来填充人生。柯希莫说:想看清尘世就应当同它保持必要的距离。远离人群的他因而更透彻,像是尘世的一面镜子,照出了不为人知的东西,用生命演绎了倔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虽然我比较注重方法和效率,但事实上做很多事情都是极为低效的; 比如,乐于规划难于实践;想法太多,又觉得无力;这些的根源在于拖延,拖延是一个复杂且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决意克服它,每周发一篇长微博总结,一点点进步。 发微博自己监督,也希望大家监督一下。 2015-8-9 树上的男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FromScratch#数学12张卷子、物理8张卷子、一个采访及采访报告和感想、听力一篇、英语三十页、奥数教程四讲+三个综合、化学20页。看了《树上的男爵》,《圣经》。2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浙图荐读#《树上的男爵》:作者是意大利当代最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卡尔维诺。在大陆,王小波、苏童、阿城、止庵是他的忠实粉丝;在台湾,朱天文、唐诺是他的不遗余力的传播者;在香港,梁文道说他一直在准备谈卡尔维诺,可是一直没准备好。索书号:I546.45/222.14/2012@浙江图书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择抄侠】“若想看清尘世就应同它保持必要的距离”。《树上的男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卡尔维诺提出的命题,人如何自我实现并通向最终的自由。自然与历史的分裂,人类进化成非自然人,分裂,残缺,不完整,自我敌对,人类渴望新的完整。而《树上的男爵》诠释了新时代通向完整的道路,即通过个人的自我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而达到的非个人主义的完整。是不是真的只有先与人疏离才能达到人性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树上的男爵》chp12讲柯希莫救了一个人人害怕的强盗布鲁基,他开始向柯希莫借小说读,渐渐地也不再去抢劫了。一天另两个强盗找上他,威胁他不去抢税务官的税款就烧掉他的书。布鲁基去了,逃跑时被警察抓住关进了监狱。柯希莫便每天在铁窗外给他读小说。行刑前,布鲁基问小说中主人公乔纳丹的下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古来圣贤皆寂寞,他们注定孤独。这份孤独不是出于对人群的厌恶,而是出于对人群的爱。 “一个人只有远离人群,才能真正和他们在一起。”这是卡尔维诺在《树上的男爵》一书中出的最大谜题。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看清尘世,就应当同它保持必要的距离。——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M在夜谭故事中的引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但最终薇薇拉远嫁印度,柯西莫回归了孤独,在孤独中柯西莫迅速衰老,而薇薇拉则在遥远的印度日夜思念翁布罗萨森林中的柯西莫。 其实卡尔维诺在在最后写的结局至少是我所喜欢的,柯西莫在65岁时攀住那个路过的热气球飞走便消失了,又美好也不美好的结局。 《树上的男爵》还是蛮值得看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传统。信仰。宗教。两性。人性的矛盾。滑铁卢。不被现实泯灭的守望。向不朽的理想行动主义者致以敬意。以及提醒我们坚守心底赤子的沃土。 最后的结局异曲同工于海上钢琴师 《树上的男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夜晚睡不着觉的好时光。(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树上的男爵--只是稍稍憧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树上的男爵》 我的评分:★★★★★ 我的一生都在为一些连自己都解释不清的理想而活着,但我做了一件好事情活在树上。‘’纵然死亡也不能让他回归尘土,攀着热气球腾空一跃,他的一生,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土地,升上天空!他坚信,人只有...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回复@ARS树上的男爵:求经济援助//@ARS树上的男爵:回复@卡耐林奇:坚持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