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道德经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老子的《道德经》,庄子,孔孟,墨子,都是反对竞争的,反人性之竞争图强,逼劝人互助互爱,打压一切非受控的强,老实软弱温和谦让的被称为君子而大加推崇。《道德经》率先确立了自然无为的非竞争理论,历经数次外族入侵屠戮至今仍然不改。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正如一个语言学博士可以毫无障碍的把《道德经》翻译出来,但却没办法理解道德经的深意是什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道德经》,原来叫《老子》,有通行本,帛书甲乙本,竹简本,其他版本。 通行本就是《道德经》,是 河上公、王弼等人故意篡改《老子》而成的。 后来,唐玄宗把《老子》(王弼本)尊为《道德经》。 … 所以现在的《道德经》是 伪《老子》。 当然你可以去看帛书本《老子》、竹简本《老子》[哆啦A梦微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他们简单认为党的力量是无穷的,党的领导能战胜一切,看看老子的道德经,市场本身内在的规律及力量是有轨道并深厚的,任何组织及个体都是渺小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老子《道德经》 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道德经"上善若水"#1、你高,我便退去,决不淹没你的优长; 2、你低,我便涌来,决不暴露你的缺陷; 3、你动,我便随行,决不撇下你的孤单; 4、你静,我便长守,决不打扰你的安宁; 5、你热,我便清凉,决不激化你的沸腾; 6、你冷,我便沸腾,决不漠视你的寒冷!A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背不下《道德经》,至少背下这些精华】 背不下《道德经》,至少背下这些精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水有七善,人有七智” “《道德经》里对“水”极为推崇,指出水有“七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借水为喻体,言简意赅的揭示了为人处世的“七智”,做到这七条,方能和水一样“不争,几于道”。 太原·恒山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创文#【“道德讲堂”将在全市推广】近日,市中医院250名干部职工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道德课。他们一同唱道德歌、观看感动中国人物影片、诵《道德经》……据介绍,市文明办计划在全市推广“道德讲堂”,近期举办“道德讲堂”现场观摩会,分享如何办好“道德讲堂”,并制定“道德讲堂”办课模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所谓"大人",可指统治者,更可指具有伟大人格的人,因道德上的成就与原始纯洁的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就是一颗率直、纯真、善良、热爱生命、好奇而富想象力、生命力旺盛的「心」,能够常怀「赤子之心」,才可成为大人。老子道德经:「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认为,这种单纯的心,本身就是一种美德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严君平(公元前86年——公元10年),西汉道家学者,思想家。名遵(据说原名庄君平,东汉班固著《汉书》,因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写为严君平),蜀郡成都市人。汉成帝(前32~前7年在位)时隐居成都市井中,以卜筮为业(以占卜耆龟给人看相),“因势导之以善”,宣扬忠孝信义和老子道德经,以惠众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道德经读的我心惊肉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道德经第49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按:道法天成,有缘者得之,有德者居之。道婴初成,为防悦目玄览之忧,当常以仁人之心度人,慧而不用全以浑沌之心孩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读《道德经》:每日一得(之七)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最好的善像水一样,低沉、内敛、含蓄、包容,处于低处,不与万物争宠。“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不张扬个性, ...(发自@微博桌面 微博桌面首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道德经#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