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霍乱时期的爱情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也许,我不是一个好的读者…… 让我一直回味的不是等待了半个世纪的爱情,而是那个“我穷尽一生,却还是没能陪你走到终点”的爱情……我可以包容,你喜欢的所有;我可以改变,你希望的所有;我可以陪伴,你走过的所有。即使,“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爱你”……《霍乱时期的爱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霍乱时期的爱情竟然真的只是一部爱情小说……一脸蒙逼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爱情和其他魔鬼》| 这本书里的爱情类型应该是我比较喜欢的,但由于马尔克斯的写法,反而变得不太感冒。跟看《霍乱时期的爱情》感觉一样,总觉得情节太散,大段看得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所以说,大师虽牛,也不能符合每个人的口味啊!看到现在,我最喜欢的居然是他口碑较差的那本《苦妓回忆录》。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霍乱时期的爱情》 我的评分:★★★★★ 主题是爱情,也是孤独。 金句很多。 人心的房间比婊子旅馆里的客房还多。 诚实的生活方式其实是按照自己身体的意愿行事,饿的时候才吃饭,爱不必撒谎。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各书入各眼,以前感动过的小言,现在能接受别人抨击,因为,确实是看过了一些别的东西,经典就是经典,细细品味能吃出很多味道,还是推《霍乱时期的爱情》,每次身为单身狗寂寞时想想这本书,心里一片冷静……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三个病人和一个家属的聚会结束 霍乱时期的爱情 全程陪着住在医院三个月 高三陪着留一级复读调到一个班 现在又在一个医院工作 真是有经历分不开的一对 挺好[太阳][微风][太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啊还有加西亚那本霍乱时期的爱情…看名字我以为会是一个损伤极为惨重的霍乱时期的男女故事…比如女的感染霍乱了但是男的不离不弃啦balabala后来发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这个故事里重要的男男女女和霍乱完全没沾上边(噗)认真 怎么说虽然弗洛伦蒂诺当真是爱了费尔明那半个世纪…但他中途也动摇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余华:《霍乱时期的爱情》--当他用一个轻建立在重的上面的时候,这个轻比那个重还要重。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7月30日读毕,《霍乱时期的爱情》。霍乱般的爱情。#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霍乱时期的爱情#电影内容全都忘光了,在看西语版之前只好把中文版看完。。。以及发现了现在板鸭人还是在用老办法消暑啊[挖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霍乱时期的爱情》 全书总共400页。从350页开始,几乎是屏着呼吸读完,心中既狂喜又真心为阿里萨高兴,时不时被费尔明娜的骄傲和倔强还有出其不意的回答逗笑,走在路上一路都咧开嘴笑,好像爱了一生的人不是阿里萨而是我,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持续了很久很久难以消散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七月末的今天,看了两部电影。一部《霍乱时期的爱情》,原著作者马尔克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世人接触更多的则是他的另一部不朽著作—《百年孤独》。还有一部全英文对白的电影《老人与海》,画面明朗,深刻。原著作者海明威,诺贝尔奖获得者,抑郁症自杀者。经典,便是跨越国度,种族,年代和空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他还太年轻,尚不知道回忆总是会抹去坏的,夸大好的,而也正是由于这种玄妙,我们才得以承担过去的重负。------《霍乱时期的爱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因年龄而减损的,又因性格而弥补回来,更因勤劳赢得了更多。——《霍乱时期的爱情》 合肥·蜀山森林公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霍乱时期的爱情简介看到他们20岁时想结婚但没结因为他们太年轻他们80岁时想结婚但没接因为他们太老了好了我觉得要熬夜看掉它了[强壮] [强壮] [强壮]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书札记104#《霍乱时期的爱情》马尔克斯讲了两种爱情,一种因充满荷尔蒙悸动的一瞥而一眼万年,一种用家世背景相貌而量身打造却在漫长共度的时光里而历久弥新焦不离孟。哪一种才是生命永恒的主题。讲故事的人也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