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论语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巴中身边事#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在 《论语·宪问》中有这样一处:“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可见中国传统的尊老和孝道,也是有条件的,就是老人要象个老人的样子,不然不但得不到尊重,还给痛骂“老而不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端坐书房,每日一读。一杯普洱茶,一本论语书。重读孔子曰: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优秀者要善于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要有一颗追求仁德大爱的心,坚定人生追求方向,专心专注在一个领域有所成就,顺其自然而有所作为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随手翻几页论语,发现只讲怎么做,做不做在读书人自己。不读书的人,可能不这样做,做也有表演性质:天生反骨,所以上升不到宗教高度,因不困人心,只控言行。如“君子讷与言而敏于行”“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知者不疑,仁者不惑”“古之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子不语怪力乱神”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奉元文鈔】 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臨事而懼」,臨深履薄,戒懼謹慎,審以出之,「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摘錄自 《毓老師講論語》)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晚安说给张颖听#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 泰伯》[哈欠]今天有点累,好困,而且好冷。看了点《四书章句集注》,睡了睡了,大家晚安[月亮] 成都·四川大学宿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晚安青理#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凡事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开怨恨了。”媒老板希望大家少一点责备,多一点反省!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学而时习】《论语》“颜渊问仁”章导读: 【学而时习】《论语》“颜渊问仁”章导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先秦·孔子《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南昌·白水湖管理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新的一轮开始了。新实证主义、论语精读、原始佛教思想等都是需要认真面对的。 杭州·茅家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革命”一词,出自《易经》。(图为南怀瑾《论语别裁》)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唐朝的小学生作业。年代为唐景龙四年,即公元710年,一个叫卜天寿的12岁学生,文中虽有一些错字,但字迹很工整。亮点是,卜天寿抄写完《论语·郑氏注》后,还在卷末附了一首打油诗: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咸池(嫌迟),明朝是贾(假)日,早放学生归。这可谓是唐朝版的“熊孩子”~♬没想到,你们还是这...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论语##八佾#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兔子]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兔子]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天跟我的孟老师一起观看了旅美男中音低音歌唱家、教育家杨捷老师独唱及声乐大师班音乐会,见到了著名学者《于丹<论语>心得》作者于丹老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假如给我三个分身……“你,去抄论语,你,去背离骚,你,去把剧本写了…我去背古汉[悲伤]”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论语,庄子,古代汉语[拜拜][拜拜][拜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论语》,据评,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这需要用一本书来教吗…?一种随遇而安,温暖的生活态度,需要靠理论灌输吗… ?愁死我了… 是不是我哪里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