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明朝那些事儿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双十一还买了不少的书,这两本是我最期待的,还有一套明朝那些事儿,朋友说还不是你空虚寂寞冷了,我呸,人家有老公暖被窝的好吗?哈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其实到今天我才算看完《明朝那些事儿》,从高三到大三,三年多了。高三三个月看完了93%,两年多重复看了n次前边的种种,这一周看完了剩下的,可能是有更好玩的事去干,但我觉得多少有一丝不忍,然而崇祯都死了几百年了,大清都没了……喜欢历史的人都悲观。我觉得历史很帅,我也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人类的历史是由谁创造的?是英雄人物,还是人民群众?这是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争论的一个焦点。中国历史是由谁创造?貌似是一个流氓加一个军师造就的!(看《明朝那些事儿》有感推论 )不过有个人例外:他是集流氓和军师于一身滴——曹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好长时间不看书了呢,今天打扫书架感觉太对不起它了,准备重新看一遍《明朝那些事儿》,还有一本第六部不知道去哪里了[伤心]看来有时间要去书店再买一本回来[兔子]对于想了解点儿历史,又不想看那些之乎者也的我来说,这本书的写作方式我很喜欢[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又一次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感动我的是最后的徐霞客。记得第一次读的时候没这种感觉,然而这次读到徐霞客差点落泪。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北京市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完厚厚的7大本“明朝那些事儿”,补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又看了“晓松奇谈”的南明系列,人物、故事都变得立体,感叹人物的多元性的同时,也感叹历史的“后浪拍前浪”的不忍即视感,中国人讲究善始善终,现在看来这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归宿,后续还会搜索几本明朝相关书籍补补亏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 干掉残暴的敌人,就必须比他更加残暴"#《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从半夜两点醒过来,睡不着,翻着看了半本明朝那些事儿,感触有点深,又因为早起上班头晕脑胀完全不知所以。现在很想睡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望着那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的北京城,一声叹息,两眼湿润哪—《明朝那些事儿》[喵喵][喵喵][喵喵],好可怜的也先 昆明·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普京大叔威武 肯定是最近明朝那些事儿看多了 越来越有种朱棣的感觉 默默的觉得朱棣还是很帅的 有种想重温穿越时空的爱恋的节奏[笑cry]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透过财报看管理,与教科书的内容一致,还是三大报表讲解,估值与杜邦财物分析。但因为笔调换到企业管理主角度,写的更通俗易懂些。互联网时代,用户倾向容易的东西,所以通俗读物比教科书和学术类读物更受欢迎。所以才有明朝那些事儿,激荡三千年之类的热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陈友谅是浠水人?得好好查查史书!//#多看笔记# “陈友谅” 摘自《明朝那些事儿(全七册)》@多看阅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随手从书架上抽了一本书作为睡前读物,今天抽到《明朝那些事儿》。前几天因为书中的很多单词或段子被编辑加括号注释而和编辑争论,我觉得注释是在打断叙述,不停地注释即是不停地打断,这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但是,我刚刚发现当年明月很喜欢注释,我的阅读体验其实没有那么差[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对,我有超能力。回到明朝我看了有一年,明朝那些事儿有两三年,绝命毒师要短点,半年左右,十二国记已经看了三年了,还有点。今天又有一剧,越狱,五年了。刚看完最后一集。当初看了一季的时候,很冷,今年看完的今天变天了,入冬失败只算入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明朝那些事儿第五卷。终于要讲到张居正了。大学时草草读过万历十五年,只记得一些小细节,从此埋下想读史书的意愿。如果当初读了中文系或是历史系,怕是要孤傲得多,也不会有现在的阅读心境。然而毕竟是少了几年用心阅读的时间,不可谓不遗憾。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当年明月 - 《明朝那些事儿6》神宗朱翊钧 光宗朱常洛 熹宗朱由校 天启东林党的辉煌期 东林党的彻底失败 东林六君子.七君子 孙承宗 袁崇焕 湖广楚党 山东齐党 浙党 阉党 魏忠贤的门孙 掌控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