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死于威尼斯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阅读摘记 死于威尼斯 打算在这几天看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求爱的人比被爱的人更加神圣,因为神在求爱的人那儿,不在被爱的人那儿。2.对于人类肉体之美,文字只能赞美,却不能再现。3.也许每个老男人心中不止有一个洛丽塔,还有一个塔齐奥。——《死于威尼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其实,如果可以,我也愿意在威尼斯死于瘟疫……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愿死于威尼斯,做一条孔雀鱼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他了解了威尼斯的秘密,他觉得威尼斯现在所犯的错误好像也有自己一份。” “现在我要走了,你还留在这里;在我走远了你看不到我的时候,你再走开好了。” .《死于威尼斯》 嗯 深夜一口气读完 我大概理解了一些什么了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要是和《死于威尼斯》一样,把托马斯曼本人带入到《受骗的女人》的女主角的话,这托马斯曼是多么渴望小鲜肉美少年啊,实在太痴汉了![doge]虽然女主受骗于她最崇敬的“大自然”的主题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加丘与米斯达一战,打一书名?——《死于威尼斯》[doge]晚上翻笔记的时候忽然想起的一个冷谜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枕边书#《死于威尼斯》:求爱的人比被爱的人更加神圣,因为神在求爱的人那儿,不在被爱的人那儿。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艺术家善于将严于律己与放荡不羁的这两种秉性融为一体,对于这种根深蒂固的秉性,又有谁能理解呢?因为无法使自己保持清醒,就是放荡不羁的表现。 《死于威尼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闪电]【艺术家善于将严于律己与放荡不羁的这两种秉性融为一体,对于这种根深蒂固的秉性,又有谁能理解呢?因为无法使自己保持清醒,就是放荡不羁的表现······】——托马斯·曼《死于威尼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几乎每个艺术家天生都有一种任性而邪恶的倾向,那就是承认“美”所引起的非正义性,并对这种贵族式的偏袒心理加以同情和崇拜。——《死于威尼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死于威尼斯》的美估计全来自于托马斯·曼对笔下塔齐奥的描写吧,美到极限即超越性别……老男人写起美来简直要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懂得一切就会原谅一切吗?我不知道。有一种什么东西,我把它叫做知识的厌恶,丽莎维塔,就是当你看穿了某一桩事物,就会觉得厌倦得快要死了,却丝毫没有妥协的情绪。——托马斯·曼《死于威尼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个读《死于威尼斯》的男孩子。一只不怕生的黄鹂。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经典作品对死于威尼斯的执念,跟朱迪对neng死主角的执念有得一拼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只爱陌生人》 我的评分:★★★★★ 剧情一直不瘟不火,结尾却虐你没商量!整本读下来心里实在难安,恐怖伊恩果然名不虚传。回头该找出托马斯曼的【死于威尼斯】来读一下了。 只爱陌生人 (豆瓣) 来自@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