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十日谈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完故事新编又看了解忧杂货店再看十日谈 地区差异在文化的思路上就表现的很明白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all花#《十日谈》第五夜#明花#《刀客》(三)那师兄熟门熟路,带着柳上青穿过几条箱子,停在一家取了艳名的酒楼前,如今柳上青已经忘了那家酒楼的名字,却依然记得从里面传出的脂粉香和娇俏的笑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为文艺名家点赞# 我为文艺复兴三杰 - 薄伽丘点赞,他是位才华横溢,勤勉多产的作家,既以短篇小说、传奇小说蜚声文坛,又擅长写作叙事诗、牧歌、十四行诗。代表作《十日谈》批判宗教守旧思想,主张“幸福在人间”,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言。其与但丁、彼特拉克合称“文学三杰”。@文明岳阳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太傻十日谈》毕。但令我想到了月亮与六便士。这种勇气非同寻常,需要扎实的根基,近似赌博,一定要以个人素质为前提。有一天传奇变成泯然众人矣的时,那人曾经思虑过或又放弃了什么?私以为自我实现的勇气会受到沉重的责任感打击束缚,但明明暗暗,又不止于此。的确道理很多,愿意好好讲的人却很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能对抗宗教洗脑效果的,只有通奸。《十日谈》与《一千零一夜》中的许多故事,证明了这一真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每学期都有节课让人休养生息。适才读袁枚的子不语。感觉中国的这些小说集比十日谈好玩多了。怀念起大一那节叫兽带着我们在植物园里读小黄书的East Asia Study,真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虽然想以后觉得一片空白,有时候觉得读文科也挺好的。但是现在要去把前半节课没听的经济笔记补上了[伤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薄伽丘写市井故事,妙趣横生,王永年译版应是在许多语句上用了意译,简洁又有趣,颇得原书神韵~《十日谈》对爱情和身体欲望的态度坦荡风趣,部分故事虽以今日观念看观点不妥或过于俚俗,但不少女性形象塑造得明智勇敢,花式黑教会诙谐讽刺,用于消闲解闷实在足够啦~1492威尼斯版插图颇有特点,很不错~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直想写一部反映中国当代各阶层生活的书,可找不到表述形式。长篇小说容量虽大,但也无法装下当代社会更多的人物和故事。直到这些天,我看了《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和中国的三言二拍,突然茅塞顿开,我要写的就是这样的形式,就是这样的内容。这些书距今六七百年,但越是古老的,越是美好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老婆终于在布里斯班找到一家名为Archives Fine Books的旧书店。店里书很多,分类也很细,可惜不能亲往,只能让老婆帮我挑挑了。图4的《十日谈》要价450澳元,囊中羞涩作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十日谈》之《谈服气与辟谷》》《十日谈》之《谈服气与辟谷》这次谈服气与辟谷,不是一次谈,是多次谈,多人谈,每一次的人不相同,都是来访道的道友。其中,一次谈服气,是我,郑君,朋友杨先生,杨先《十日谈》之《谈服气与辟谷》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最近的读书计划:重读《封神演义》《十日谈》。初读《西夏死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立秋&处暑》风吹一叶,万物惊秋。立秋,七月节。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处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人间只一瞬,却已到秋凉。题记:薄伽丘的《十日谈》写了现世生立秋&处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故事的故事:從帕索里尼拍《十日談》,到Matteo Garrone拍《五日談》,怪力亂神筆記小說古今中外都吃得開,色彩瑰麗情節恐怖,野蠻和愛慾,喜歡真假王子那一段,冷酷中唯一的溫煖,結尾眾人仰望高空走鋼絲,顯出導演功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曾扬言“不做音乐就做议员”的何韵诗,把人类社会比作一座大疯人院,专辑里颇具文学性的歌名都藏有深意。“你是有病的/所以被宠爱”,《导演麦婉欣合作拍摄了纪录片《十日谈》,呼吁公众关注精神病康复者这一弱势群体。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当年《十日谈》真是看早了,翻简介以为和那本黑皮的《365夜故事》是一类讲故事的书。结果全是翻遍辞海也一头雾水的性描写,只能说好在当年毕竟不求甚解,不喜欢多问人。不过开头倒是一直记得,提到为什么不下棋打发时间的时候,答「因为下棋就要有人输,所以总是有人不开心」真是太有道理,无法反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爱情半夜餐# 法国新寓言派作品,为了书名开始。结构有趣,仿薄伽丘《十日谈》。“我们就像两尾鲤鱼,躲在自己的鱼缸里,对外界不闻不问,......从今往后我们要像两条鳟鱼,肩并肩地在排山倒海的巨浪中一起颠簸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