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十日谈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薄伽丘写市井故事,妙趣横生,王永年译版应是在许多语句上用了意译,简洁又有趣,颇得原书神韵~《十日谈》对爱情和身体欲望的态度坦荡风趣,部分故事虽以今日观念看观点不妥或过于俚俗,但不少女性形象塑造得明智勇敢,花式黑教会诙谐讽刺,用于消闲解闷实在足够啦~1492威尼斯版插图颇有特点,很不错~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每学期都有节课让人休养生息。适才读袁枚的子不语。感觉中国的这些小说集比十日谈好玩多了。怀念起大一那节叫兽带着我们在植物园里读小黄书的East Asia Study,真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虽然想以后觉得一片空白,有时候觉得读文科也挺好的。但是现在要去把前半节课没听的经济笔记补上了[伤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能对抗宗教洗脑效果的,只有通奸。《十日谈》与《一千零一夜》中的许多故事,证明了这一真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太傻十日谈》毕。但令我想到了月亮与六便士。这种勇气非同寻常,需要扎实的根基,近似赌博,一定要以个人素质为前提。有一天传奇变成泯然众人矣的时,那人曾经思虑过或又放弃了什么?私以为自我实现的勇气会受到沉重的责任感打击束缚,但明明暗暗,又不止于此。的确道理很多,愿意好好讲的人却很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为文艺名家点赞# 我为文艺复兴三杰 - 薄伽丘点赞,他是位才华横溢,勤勉多产的作家,既以短篇小说、传奇小说蜚声文坛,又擅长写作叙事诗、牧歌、十四行诗。代表作《十日谈》批判宗教守旧思想,主张“幸福在人间”,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言。其与但丁、彼特拉克合称“文学三杰”。@文明岳阳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all花#《十日谈》第五夜#明花#《刀客》(三)那师兄熟门熟路,带着柳上青穿过几条箱子,停在一家取了艳名的酒楼前,如今柳上青已经忘了那家酒楼的名字,却依然记得从里面传出的脂粉香和娇俏的笑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完故事新编又看了解忧杂货店再看十日谈 地区差异在文化的思路上就表现的很明白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深夜阅读营#11.15《十日谈》p1~95页 《十日谈》 @十点读书会 @西西弗书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bilibili#【洛天依原创】十日谈【四角游戏姊妹曲】【DELA&雨狸】【PV付/微量血表现】 UP主:DELA (我后知后觉到这个地步!?雾草好听炸裂。@DELA_P 每隔一段时间献一波膝盖 【洛天依原创】十日谈【四角游戏姊妹曲】【DELA&雨狸】【PV付/微量血表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美国南部作家的风格是什么?高特罗用悬疑、野蛮和幽默做出了回答。首个故事讲杀夫的寡妇杀死水泵工夺其卡车跑路,感觉有点儿用力过猛。而一帮人打牌一人讲一个离奇故事,就有了十日谈的调调。然后博士们谋生开船之际不忘写论文,这…直到父亲开飞机追回被德州佬劫持的女儿!哇噢,这就是路易斯安那州!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十日谈」里面有牧师给信徒老婆安尾巴和修女为上帝吹号角的故事。突然想到小时候看的「三言二拍」里面有和尚和大小姐们的各种故事,还有什么寡妇偷人尼姑通奸⋯最近才知道这本书作为和「金瓶梅」齐名的书,一直列为禁书[拜拜]我小时候把它当益智读物来着,现在想想有的诗句和描写真的是大写的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各色各样的人躺在在旧诊所二楼的楼道上 像十日谈那样一个接一个轮流讲糜烂的故事 醒来头痛的要死 画面阴郁潮湿的梦才是噩梦 只想骂一句去他吗的 我现在去出门喝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不造为啥,突然想到小时候翻书橱翻到十日谈然后看的目瞪口呆的经历[doge]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过《性工作者十日谈》 ★★★★ 页面不存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如果是杂志首当其冲《家庭医生》和《人之初》啊哈哈哈如果是著作就是《白鹿原》白嘉轩的几次新婚之夜让小学的我只能躲起来看硬是把书藏起来看,初中时《十日谈》没耐心看完,一次被妈拿去看,她把我骂了一顿,我只好说是借来的明天就还给人家[doge] 那些年,影响过我们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觉得我看的第一本小黄书是十日谈[喵喵]想当初真的是因为好学加上好奇心,历史书里提到十日谈并且有放两个小故事,类似于小和尚下山,老和尚说女人是老虎那种,很寓教于乐[喵喵]然后我就去图书馆找,找到了[喵喵]我真不知道当初编者在编写的时候是怎么想的,那么多故事里挑出唯二不黄的也是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