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黄雀记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江湖夜读#苏童《黄雀记》。 虽然许多人对这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评价不高,认为苏童这次故事讲得不好。其实我倒觉得,如果我是一名导演,会将这个故事拍成很好看的电影。故事的上半部是青春残酷物语。下半部是无助的救赎追悔。世上哪可能有什么仙女,人最怕的是一开始就注定了没有未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他和仙女在混乱的人丛中偶尔对视,他这里是柳暗花明的心情,她那边却是一副冤家路窄的样子。”——苏童《黄雀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终于把苏童的黄雀记看完了,简直从看第一页开始就盼着啥时候结束,然后就讲了一个极其简单的故事。。。上一次看小说看的如此痛苦的还是严歌苓的扶桑。。。最近又喜欢上了阎连科的文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有人说,这里都是无效的沟通,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底层人民的互掐。我觉得,出来混,都得还,为自己做的事,还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阴郁的天看苏童 无力和压抑……从米到黄雀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让我想起了苏童的《黄雀记》 河南强奸案:早已知精液属他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青苔覆盖了水塔,尘土覆盖了青苔,岁月被岁月所遮掩。——苏童《黄雀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样曾经漂亮的作家真是少见;江南才子,从手机上读的《黄雀记》似乎才力有些不足,电子阅读器还没怎么用就过时了,世界变的这么快?一下子就喜欢上手机阅读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苏童的(黄雀记)怎么老有时间对不上的感觉,从香椿树街的发展看,应该是八十年代的事,那会刚开始有个体户,过了十年,也就不到两千年吧,那会可没普及手机呢,更没有只能拍照手机。要说是写八零后的吧,那这是什么地方呢,都九十年代了,才开始有私人的服装店。别细琢磨啦,凑合着看吧,听作者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黄雀记》 我的评分:★★★★ 看完居然有一种真实感,荒诞又真实的感觉,其实我们这代人也差不多是在那种奇怪的生活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吧。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大理读吧#《黄雀记》,苏童。和格非相比,小说结构严谨得多,行文也更犀利、简洁,但显少了浪漫和轻灵。苏童笔下没有好人,从《米》到《大红灯笼高高挂》,再到《黄雀记》,所有的人都那么猥琐、卑劣、市侩和赤裸。尖锐是好的,但过于尖刻就失真了和自以为是了。小说够老辣,但也脱不了老气横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他感到欣慰。他亲手堵住了一个黑暗的记忆,他亲手堵住了一条通往罪恶的路,他把一个秘密交给菩萨,从此以后,仁慈的菩萨会镇守所有黑暗的秘密。#黄雀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好书推荐】精神的阵痛与罪罚,灵魂的堕落与救赎,人性的幽暗与明亮,命运的隐秘与蕴丽的网…… 《黄雀记》——在螳螂捕蝉的命运拼搏中,后面永远有个神秘的黄雀。(胡夏莹)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晚终于看完了黎明踏浪号!拖了好多天,中间还看了黄雀记,偶尔插播一段三国演义[哈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书#今年的茅盾文学奖轻飘飘的过了,10部作品提名,最终5部获奖。在10部作品中,徐则臣的《耶路撒冷》没有获奖实属遗憾。不说别的,无论是结构、语言、技巧、体量,《耶路撒冷》都要比获奖的《黄雀记》好太多。尤其结构巧妙,五个人围绕景天赐开始与结束,每人篇后一个专栏,文笔精彩。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苏童,《大红灯笼高高挂》、《黄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