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台北人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2015读书时间。no.43,白先勇,台北人。从大陆到台北的台北人的众生相。各阶层各行业的青年或壮年离开大陆随国军撤退到台北,带着那段摆脱不了的历史,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台北人。只得感叹历史的节点将一个人的命运截成几段,与时代而言,人终究无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台北人(精)-白先勇看完过后,却有如此强烈的今昔之感,我想也是源于每一个人强烈乡愁的惆怅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的肯豆里有神马#因为在英国想看白先勇的《台北人》和《纽约客》,不方便买纸质的书,才入了kindle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964年 台北人怎么度过他们的早晨 更多精彩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左右视频”#台湾人的日常# #60年代的台湾# #台北#”@微博台湾@台北县令@趣台北 我的秒拍作品,一起来看~秒拍视频(使用#秒拍#录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已经变成了台湾腔,台南人以为我们是台北人,台北人以为我们是台南人 台湾·台南市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台北人》 芸芸众生 逃不过越活往事越多 人生在世如春梦 且自开怀饮几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完白先勇先生《台北人》其中的一短篇《孤恋花》,感觉这个故事适合拍成电影。查了些资料,发现05年的时候搬上过大银幕。(感觉自己厉害啊,[喵喵][照相机])豆瓣评分7.5,有空会去看看这部电影。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了白先勇的《台北人》和央视的纪录片:《角逐最高空》。将领和那些上层名流飞往海峡对岸告别故土,飞行员只能驾驶外来之物在两万米的高空一窥故里。一切看似偶然,可归于运气,也可归于命运吧。如今生活这座城市,多了点历史的熟知,没来由的有了些依恋。 图片摄于:毗卢寺 南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推荐一本书,台湾作家白先勇的《台北人》,讲诉国民党溃退到台后,他们及他们的家属、后代,在那片土地上的犹豫、徘徊、思念、落寞。。。白先勇先生可是抗战名将白崇禧的儿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齐云一手创立的齐云美学生活馆是他设计理念、生活美学观、生活方式的综合体现,代表着台北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馆的绿树掩住进去的路,第[围脖][手套]一次来的人微微却步怕误入了“藕花深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不孤独的文字#台北人 - 今昔对比的沧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宜兰·太平山,原始森林步道漫步,深呼吸,满满芬多精。怪不得总听台北人抱怨台北空气差了出门必须戴口罩(上海人表示台北比起上海真是好太多),比起深山神木散发的大自然氧气,城市尾气真是很重。好在台北在城市与自然中切换很快,驱车1个钟穿过雪隧就能从繁华都市到达兰阳平原眺望太平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天中秋节,突然想起《台北人》一书。记不清是哪篇里有一场饭局,大家都会唱戏,喝酒喝开心了就唱起来,气氛很热烈的样子。读到那儿的时候,我还坐在高中的教室里。那时我就认为他们并不真的开心。"乡愁"是个很沉重的词语。一个人是他的过去。家乡作为"过去"中绝大部分事件发生的背景,实在是极其重要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遇到很多真的超级友善的台北人[心] 台湾·台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第二次来宁夏夜市,中秋的台北人还是很多。各位中秋快乐。 台湾·迪化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其實之前也有想過來灣之後要去哪裡去哪裡,可是 我就是來生活半年的啊,學習去做一個台北人耶 真的很不想這半年還是遊客一樣景點打卡度過【以及 碩博班的課就算只上兩門 我也覺得閱讀壓力好大,根本沒心情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