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台北人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都什么鬼啊233半夜零点多CS103的群里的学妹突然加我微信问我学姐你是台北人对吗你知道霹雳吗,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继去年仁川机场被认成韩国人后,今年桃园机场被认成日本人,在垦丁又被老板娘当成台北人,怎么?我是亚洲大众脸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台北人》 我的评分:★★★★ 人面桃花,岁岁不同;只是乡音未改,鬓毛已催。这些人事,使得你某天也会觉着,那个年轻的自己已经容颜模糊,而心里恍然长出了若干岁月来。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好喝的豆浆吸引我又来了,今天买黑芝麻口味的,和店员小姐聊了半天,她是台北人,喜欢台中,所以和先生搬到台中。她讲话时笑盈盈的,非常和善,她竟还记得我前天来过,有她,这间店就更令人喜欢了。她说:人都有磁场,你是善良的;被你吸引的人一定也都是善良的人。再次感叹生活美好~下次再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前几天看完了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反射他自己的生活。无论是曾经红极一时的舞女,还是金戈铁马的将领,亦或是平平淡淡的普通人......感受到的都是对曾经的自己,家乡深深的眷恋。毫无悬念的都是悲剧色彩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這樣看下來我也能是半個台北人了吧哈哈哈[笑cry]什麼很會排隊這是全台共通點好嗎XDDD北車走到南陽街那麼近也要騎車我是不能理解啦XDD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真正的台北人是怎样的? 真正的台北人是怎样的? @凤凰新闻客户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台北人》简直就是世间百态,人情冷暖的浓缩,白先勇的短篇小说,总让人回味良久。现当代作家中,能在短篇上出神入化者,除了汪曾祺就是白先勇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吐槽下吧。宝岛两个大城市和大陆二线城市差不多。宝岛其他城市和大陆三四线城市差不多。宝岛景点地区和萧山城郊结合部差不多。宝岛人民除了台北人都很热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人與人之間的緣份非常奇妙,原本在兩條平行線下的人,在時空的交錯下形成了一個交叉點,讓兩個完全不可能認識的人,竟然奇蹟式的有了微交集,真的是一種特別的緣份。如果一個台北人不是因為某些原因,而到他鄉工作,而是選擇在台北工作一輩子;如果她不是因為某些原因,而到他鄉。這就是一種“緣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不是买不起,在老家都有房子。非要挤到台北,造成台北人也买不起房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读《台北人》让我想到了苏童的短篇小说集,相较我更喜欢不大悲大喜的前者,苏童的太过于悲惨,读完不得抑郁症已是万幸。有时我宁愿它平淡无奇的发生着,也不要它给我带来太过激烈的过程与结局。2.看完欧阳子写得关于此书书评,只觉白白浪费了23页。也许是我道行尚浅的缘故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终于开始读白先勇。不知怎的,他笔下的故事总让我想到张爱玲和曹雪芹。也许同是落入百姓家的王谢堂前燕,透过文字都有一股子繁华落尽后天涯沦落的悲凉。「纽约客」读来倒比「台北人」更抓心。大时代背景下各色小众人物漂泊的命运在他极力克制的笔下那样真实而残酷。最喜「骨灰」一文,锥心刻骨的冷。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青春欉谁人爱 变成落叶相思栽——孤恋花《台北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介绍3个人,偷影子的人、追风筝的人、和台北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醉也无聊(名家中篇小说典藏)-叶广芩★★★★★,梦也何曾到谢桥,出自纳兰容若,更具曹雪芹的风情。大宅门一门见万家,联想到白先勇的台北人和高晓松的二叔等。由此些许怀念那些年《小说选(月)刊》带给的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