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下载
- 电子书名称: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
- 电子书分类:小说
- 电子书作者:[英]格雷厄姆·格林
- 电子书类型:TXT/PDF
- 信息来源:豆瓣
- ISBN:9787532745678
- 出版时间:2008-8
-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 标签: 格雷厄姆·格林 小说 英国 英国文学 外国文学 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 傅惟慈 GrahamGreene
文档说明:
- 一、《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是作者【[英]格雷厄姆·格林】创作的原创小说作品!
- 二、谁知我电子书免费提供TXT小说,TXT电子书下载。本站所有电子书资源均由网友提供的网盘,所有资源本站不负责保存,如果您认为本站的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将该链接删除。本站不负一切责任!
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目录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 ★★★★★ “閱讀之餘也深心感謝傅惟慈老師的翻譯。”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通货一旦改变,硬币上换上新的人头像, 旧的货币除了其本身的含银量外就没有更大的价值了。一个人就有权利把它隐藏起来。——格雷厄姆·格林 《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 我的评分:★★★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虽然我绝不赞成“小说一定要读原文”这种论调而且非常喜欢傅惟慈译的G.G,但这篇评论说得很对,粗糙的确是傅译的一大特色;《恋情的终结》里那种精确的梦呓感和轻盈的草率在这本、《密使》的后半本和《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里似乎渐渐成为了一种可疑的心不在焉的半成品。。 重装再版,却难掩失望 (评论: 权力与荣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 ★★★★ “你们想要争什么,你们想要信什么?”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 ★★★★★ “好书,以后可能还要再读一遍。”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夜读#痛苦是一种只要你需要随时就可以提供给你的东西。——格雷厄姆·格林《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布衣1元拍#《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格林著·上海译文2008年版·精装·原价39元)-布衣书局 ——古旧书在线1元拍(布衣,一家有温度的旧书店)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客舱的旅客在日记上写了一句模仿笛卡尔的话:“因为我感到不舒适,所以我是存在的。”这以后他坐在那里,拿着笔,再也想不出有什么好写的了。” ——《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格雷厄姆•格林[英] 美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写了《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的读书笔记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干嘛要看这种我真搞不懂。。 ”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By格雷厄姆 格林:盲目的信仰被比作麻风病,而主角是穿行于麻风病中的自闭的健康人。这书提醒我去看看《黑暗的心》。评分:3.5/5。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读《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 “不是电脑病毒,是真的病毒啊~”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只有在蛮荒之地,在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才能显现文明世界的宗教观与原始力量的驱逐,才能突出愚昧的虔诚同世俗偏见的无所不在的杀伤力。——格雷厄姆·格林《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译者的良心,怀念傅老。|【“我注定一生无大建树”——纪念傅惟慈】by云也退 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有本小说,《一个病毒自行发完的病例》,读起来很拗口,原文其实很简单:《A Burnt-Out Case》,适可作为英语汉译之困难的佳例。中译本的...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贝克汉姆的Amazon热带雨林的摩托骑行,no risk,no fun。风景像是格雷厄姆·格林的《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里的刚果河流域的热带雨林行,虽然一个非洲一个美洲。 视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高中的时候,读了一本关于麻风病的小说,当时情绪很低落,所以想读一本关于绝望的书。后来竟然喜欢上了,晚上拿着手电看。找了很久才想起它的名字“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当时好像不叫这个名字…现在看的这本“岛”原来也是关于麻风病,但是以前那本很现实,这本更唯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注定一生无大建树”——纪念傅惟慈】“我注定一生无大建树” ——纪念傅惟慈 云也退 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有本小说,《一个病毒自行发完的病例》,读起来很拗口,原文其实很简单:《A Burnt-Out Case》,适可作为英语汉译之困难的佳例。中译本的...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鉴于短学期以来日子过的太悠闲散漫,今天特地报名去当一个技能比赛的工作人员,本想当个学生观摩一下高手的模拟上课。没想到被老师安排去抽签,在比赛的隔壁教室呆坐一整天。把格雷厄姆的《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看了一半。不知怎的,一本书看的我又懂又不懂,感觉有时候看的很顺,有时候又抓不住点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图文居然有《凉宫春日的忧郁》系列丛书---SISU,感觉你很萌萌哒!为了纪念很有可能的最后一个暑假,说什么也不能把你借回去![哈哈]#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四签名睡美人就决定是你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 ★★★★ “第一次读格林的书,就是这本异国风情的书:非洲题材,自我放逐,传染病与心理疾患互文。穿插几段神学的争辩,不在少数的比喻妙语,令人想到钱老,当然,密度..”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从去年夏天等到现在,格林传记的下半册终于出了,居然要51块,看商品信息只有184页。作为格林粉当然要收,虽然私心觉得,很多小说家的传记都没有作品里无意渗出的个人体味,经历来的精彩。比如:格林传记上半册回忆中提到的抑郁症,就没有《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里写的好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年有重读格林厄姆格林的计划,今天开始<<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译者傅惟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豆瓣的读书状态除了想读、在读、读过,还应该加一个“放弃”嘛。现在“我在读的书”有《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寂静的春天》和《失乐园》(多雷插画本),除了第二本,其他几本都没什么可能性会拾起来继续看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Matrix# #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 wpkg.org是什么鬼,怎么查个外文网页都会被劫持到这网站去[疑问][哼][哼][衰][衰][衰]【据说是防火墙的问题,试验广告过滤软件ing】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虽然我绝不赞成“小说一定要读原文”这种论调而且非常喜欢傅惟慈译的G.G,但这篇评论说得很对,粗糙的确是傅译的一大特色;《恋情的终结》里那种精确的梦呓感和轻盈的草率在这本、《密使》的后半本和《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里似乎渐渐成为了一种可疑的心不在焉的半成品。。 重装再版,却难掩失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虽然我绝不赞成“小说一定要读原文”这种论调而且非常喜欢傅惟慈译的G.G,但这篇评论说得很对,粗糙的确是傅译的一大特色;《恋情的终结》里那种精确的梦呓感和轻盈的草率在这本、《密使》的后半本和《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里似乎渐渐成为了一种可疑的心不在焉的半成品。。 重装再版,却难掩失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格雷厄姆格林在创作《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时曾前往刚果采风,记有《寻找一个角色》,然而给我的感觉他只是在寻找一种生态,那个角色其实是被他带到刚果去的。我个人更希望找到那样一个能够适应所有生态的角色,或许它并不足够真实,但是却代表了拉马克式进化的真意,一个完美的自觉/决者的形象。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5:14:51
的评论#上海译文新书# 《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英] 格雷厄姆·格林 著,傅惟慈 译。#格雷厄姆·格林# 经典代表作著名翻译家#傅惟慈# 倾力翻译一个精神极度空虚和绝望的欧洲隐居者渐渐走向新生的心路历程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5:14:51
的评论唐诺的书里,提到格雷厄姆格林《一个烧毁的病例》(大陆早年译作《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里的一段对话:“但假如我们无法爱呢?” “我不相信有这种人存在。爱是深植于人内部的,虽然对有些人来说像盲肠一样没有用。当然,有时人们也称它为恨。” “我还没在自己身上发现过它的踪迹。” “也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5:14:51
的评论奎里躺在床上大声说:“我太对不起你了。我当时真的相信我不是在伤害你,我真的认为我的行动完全是出于爱的。”在人的一生中常常有一段时间,只要他有一点演戏的才能,就会连他自己也欺骗过去。———格雷厄姆·格林《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