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格雷厄姆格林在创作《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时曾前往刚果采风,记有《寻找一个角色》,然而给我的感觉他只是在寻找一种生态,那个角色其实是被他带到刚果去的。我个人更希望找到那样一个能够适应所有生态的角色,或许它并不足够真实,但是却代表了拉马克式进化的真意,一个完美的自觉/决者的形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写了《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的读书笔记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干嘛要看这种我真搞不懂。。 ”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通货一旦改变,硬币上换上新的人头像, 旧的货币除了其本身的含银量外就没有更大的价值了。一个人就有权利把它隐藏起来。——格雷厄姆·格林 《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 我的评分:★★★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虽然我绝不赞成“小说一定要读原文”这种论调而且非常喜欢傅惟慈译的G.G,但这篇评论说得很对,粗糙的确是傅译的一大特色;《恋情的终结》里那种精确的梦呓感和轻盈的草率在这本、《密使》的后半本和《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里似乎渐渐成为了一种可疑的心不在焉的半成品。。 重装再版,却难掩失望 (评论: 权力与荣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 ★★★★ “你们想要争什么,你们想要信什么?”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 ★★★★★ “好书,以后可能还要再读一遍。”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夜读#痛苦是一种只要你需要随时就可以提供给你的东西。——格雷厄姆·格林《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布衣1元拍#《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格林著·上海译文2008年版·精装·原价39元)-布衣书局 ——古旧书在线1元拍(布衣,一家有温度的旧书店)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客舱的旅客在日记上写了一句模仿笛卡尔的话:“因为我感到不舒适,所以我是存在的。”这以后他坐在那里,拿着笔,再也想不出有什么好写的了。” ——《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格雷厄姆•格林[英] 美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 ★★★★★ “閱讀之餘也深心感謝傅惟慈老師的翻譯。”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By格雷厄姆 格林:盲目的信仰被比作麻风病,而主角是穿行于麻风病中的自闭的健康人。这书提醒我去看看《黑暗的心》。评分:3.5/5。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读《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 “不是电脑病毒,是真的病毒啊~”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只有在蛮荒之地,在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才能显现文明世界的宗教观与原始力量的驱逐,才能突出愚昧的虔诚同世俗偏见的无所不在的杀伤力。——格雷厄姆·格林《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译者的良心,怀念傅老。|【“我注定一生无大建树”——纪念傅惟慈】by云也退 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有本小说,《一个病毒自行发完的病例》,读起来很拗口,原文其实很简单:《A Burnt-Out Case》,适可作为英语汉译之困难的佳例。中译本的...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贝克汉姆的Amazon热带雨林的摩托骑行,no risk,no fun。风景像是格雷厄姆·格林的《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里的刚果河流域的热带雨林行,虽然一个非洲一个美洲。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