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呼兰河传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因为工作不能静下心看呼兰河传,顺手拿起同事桌上的书翻起来。没有收获太多的拍照技巧,倒是让我泛起回忆的层层涟漪,儿时黄昏时分的袅袅炊烟,童年独自坐在土城墙上等日落。我们这代人如此喜爱逛古城也许是因为童年的老城已不复存在,梦里的记忆只能到其他古城去寻觅踪影。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萧红先生在《呼兰河传》中写野台子演戏,小姑娘、小小子们可以借机对对眼,估计搁今天就没这作用了。倒是老太太们也不少,但不至于和小媳妇们,台上打假的,台下打真的了[偷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6/100 #改变自己训练营# 【成就】4 【幸福】5 【感悟】不大悲大喜 【三件事】 1. 照顾妈妈 2.看完萧红的《呼兰河传》 3.无 小确幸:太阳出来了 @十点读书会 @古典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寒带的地方,人家很少,不像南方,走了一村,不远又来了一村,走了一镇,不远又来了一镇。 / 呼兰河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点东西#今日七月半中元节《呼兰河传》中这样写到: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来首——》《中元日赠张尊师》唐·令狐楚,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玄都永日闲。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举国仰望歼击机的时候,我安静地看完了<黄金时代> 认识了萧红短暂的一生 如果她的心在这三小时也跳动在看者的胸腔里,又怎会觉得平淡乏味呢 不需要赞同她的做法但可以理解她的爱恨;更欣赏她坚持做自己的立场,哪怕时世纷乱 战争阴影笼罩,她却执著地写<呼兰河传> 她知道自己的平凡 只想做能做而又喜欢的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00天阅读计划#63/100《呼兰河传》1-49,这书之前看过,就因为喜欢最后一句“以上记录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斥着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回忆童年的时候都会微微笑,我回忆我的童年都觉得很有意思。@warfalcon @十点读书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边画作业边看《黄金时代》,因为之前十分耐心地断断续续看完了《呼兰河传》,隐约记得萧红写呼兰河小时候那一切的每个字节都带着隐隐的忧伤,我深夜补离家前的最后一页手账,好像也是有这种感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第一本 呼兰河传 萧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呼兰河传》 ★★★★★ “在从北至南的火车上看的,书中白雪皑皑,窗外绿野苍苍,太适合旅途了。写得果真好(尤其在那个时代),看得欣喜又心痛,情绪却刚刚好,不负盛名。”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本《悟空传》开启了我借书的步伐,在艰难的日子里,有了 北岛 ,与我一起在 呼兰河传 边讲一个和西游有关的故事。#大圣归来# 青岛·华阳路街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以前学过萧红的《呼兰河传》觉得写得很好 想把一整本都看了。现在看却不太喜欢那种风格了。总觉得透着一股颓废老旧的气息。不知道是不是没有用心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不太明白呼兰河传为什么是青少年必读文选,生死在这里都太过随意,情欲也写得很原始。小学生们除了读读里面描写环境描述得极其生动的句子还能看什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现代小说专注于所叙述的故事情节,所蕴含的时代色彩很少,而身处于混乱年代的作家,单借助故事,而时代悲剧呼之欲出。 (《呼兰河传》) 福州·大学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萧红也算是个吃货了,看《呼兰河传》得配一碗拌面才是正确阅读方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了电影汤唯演的黄金时代,我就去选了萧红的书,买了呼兰河传,这本书和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在我看来颇为相似,都是描写自己的童年以及家乡旧事,既有童趣又有反应当时人们的封建迷信以及陋习,有人性扭曲,也有淳朴善良,嗯,有善有恶,有喜有悲才是人生…只可惜那本城南旧事是盗版还缺了几十页←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