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呼兰河传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呼兰河传有写卖馒头的摔了,馒头滚一地,路人便趁老头没起身捡上几个吃着走了,所以这是传liè统gēn,不算世风日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去哈尔滨除了陪爸爸妈妈去太阳岛转了转,就是参观了萧红故居。这是政府后期根据萧红的《呼兰河传》重新翻新修建的,作为一个民居来说很大了,但是景点内没有导游服务,对于我这个一知半解的人来说也就是走马观花啦 哈尔滨·萧红故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过《黄金时代》 我的评分:★★★ 大学文学史课上,老师淡淡地说,我觉得每个女孩子都应该读一下《呼兰河传》。后来在破旧的南图找到了一本六几年的版本,薄薄的一小本书,一个下午就看完了。这是去年我最期待的国产电影,直到今年才想起来...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呼兰河传 记得高中课本上有过节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满天星光,满屋月光,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呼兰河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雨天,《黄金时代》。好像又看偏了,印象最深的是萧红的这句话:他们认为我的小说不行,无非是因为我没有按照他们的写法来写,但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就该有各式各样的小说。感觉现在可以去看《呼兰河传》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黄金时代178分钟,看到一半人都走的差不多了,之前看过萧红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就头脑中一直比对影片和书故事的差异,能思考能入戏;一步之遥,乍看没懂后来恶补影评,竟也能理解导演的良苦用心;刺客聂隐娘讲真很有味道,侯孝贤一贯的点到为止,欲言又止其实很动人。#文艺片都需要用心体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重读《呼兰河传》,愈发觉得萧红的文字比她本人讨喜多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因为工作不能静下心看呼兰河传,顺手拿起同事桌上的书翻起来。没有收获太多的拍照技巧,倒是让我泛起回忆的层层涟漪,儿时黄昏时分的袅袅炊烟,童年独自坐在土城墙上等日落。我们这代人如此喜爱逛古城也许是因为童年的老城已不复存在,梦里的记忆只能到其他古城去寻觅踪影。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因为黄金时代,喜欢上了萧红,看过呼兰河传,觉得,纵使她有百般不是,依旧只是喜欢她,更何况她是完美的、无瑕的(原来崇拜一个人是如此鸡冻[太阳][太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萧红先生在《呼兰河传》中写野台子演戏,小姑娘、小小子们可以借机对对眼,估计搁今天就没这作用了。倒是老太太们也不少,但不至于和小媳妇们,台上打假的,台下打真的了[偷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6/100 #改变自己训练营# 【成就】4 【幸福】5 【感悟】不大悲大喜 【三件事】 1. 照顾妈妈 2.看完萧红的《呼兰河传》 3.无 小确幸:太阳出来了 @十点读书会 @古典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寒带的地方,人家很少,不像南方,走了一村,不远又来了一村,走了一镇,不远又来了一镇。 / 呼兰河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点东西#今日七月半中元节《呼兰河传》中这样写到: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来首——》《中元日赠张尊师》唐·令狐楚,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玄都永日闲。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举国仰望歼击机的时候,我安静地看完了<黄金时代> 认识了萧红短暂的一生 如果她的心在这三小时也跳动在看者的胸腔里,又怎会觉得平淡乏味呢 不需要赞同她的做法但可以理解她的爱恨;更欣赏她坚持做自己的立场,哪怕时世纷乱 战争阴影笼罩,她却执著地写<呼兰河传> 她知道自己的平凡 只想做能做而又喜欢的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00天阅读计划#63/100《呼兰河传》1-49,这书之前看过,就因为喜欢最后一句“以上记录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斥着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回忆童年的时候都会微微笑,我回忆我的童年都觉得很有意思。@warfalcon @十点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