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通向蜘蛛巢的小径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7:00:33
的评论幽居无事,闲庭晏然。储蓄下来未读过的书亦已悉数读完,正是地主家里无余粮之时。到kindle里的商店搜寻了半天,购得三本小说: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卡尔维诺《通向蜘蛛巢的小径》、托马斯.曼《魔山》。皆为长篇,自感大可以消磨一些时日了。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7:00:33
的评论通向蜘蛛巢的小径 与 鼠疫 我心里并称两大因书名劝退我的书,在Kindle里阅读进度至今都不到5%对 我对多脚昆虫和黑溜溜小动物的厌恶已经到了看见名字就不能接受的程度…我虽然没读,但一点儿不耽误它们是好书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7:00:33
的评论在阅读上体会到榜样(偶像)和人际关系的力量。初中爱看一个青春文学作者的书,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由此去读书中偶然提及的卡尔维诺《通向蜘蛛巢的小径》(想来应该是文学启蒙了);在高中特别中意的语文老师的引导下,拜读王小波,由此又是一个思维上质的飞跃,此后也算不上如饥似渴,总之是读了不少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7:00:33
的评论我昨天还因为看到关于一篇高考满分作文的争论,又把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三部曲翻出来了。P.s.我真的是一个双标的人,我给《通向蜘蛛巢的小径》打三星,给《枯枝败叶》打五星。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7:00:33
的评论摘抄卡尔维诺多年之后为他的第一本书《通向蜘蛛巢的小径》作的序(actually比起正文我更喜欢序的部分):这是我写的第一部小说,差不多也是我写的第一个作品。今天我能就它说些什么呢?我要说:最好从来不要写第一本书。只要一个人还没有写他的第一本书,他就拥有自由。写作者一生中只能享用一次这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7:00:33
的评论关于《通向蜘蛛巢的小径》最好的评论,都在卡尔维诺写的那篇序言里,反复地追问、思考,跟自己较劲,几次想推翻了重写,最后还是接纳了自己。因为第一部小说,写出来就没有自由了,被下的定义只能加深、修正,不能不去面对它。妙啊,太妙了。随便摘几段有趣的:现在我找到要害了:内疚。我应该以此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7:00:33
的评论#灰灰的读书日常# 《通向蜘蛛巢的小径》这是一本作者自序很好看的书。记忆——最好叫经验,给你伤害最大的记忆,给你带来最大的变化,使你变得不同——也是文学作品的第一营养,是作家的真正财富,而它一旦让文学作品塑了型,自己就枯萎,乃至毁灭。于是作家又成为最贫穷的人。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7:00:33
的评论读过图书《通向蜘蛛巢的小径》,我的评分:★★★★☆ 重读还是最喜欢自序的部分,第一个长篇就是感觉怪怪的有点生涩,但是视角还是很有意思,结尾值得加半颗星(来自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7:00:33
的评论#译林·夜话# 我们每个人都有别人所不知道的创伤,我们战斗就是为了摆脱这个创伤。——卡尔维诺《通向蜘蛛巢的小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伊塔罗·卡尔维诺 Il sentiero dei nidi di ragno 《通向蜘蛛巢的小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947年是卡尔维诺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光辉起点,这一年他完成论康拉德的毕业论文,并且发表《通向蜘蛛巢的小径》,这部作品一鸣惊人,这篇被认为与当时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氛围合拍的作品,其实已经露出卡氏对寓言和魔幻的偏好。1985年卡尔维诺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却因猝然去世而与该奖失之交臂。#秋语堂#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卡尔维诺的通向蜘蛛巢的小径有时看起来有蜡笔小新的味道[哆啦A梦花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通向蜘蛛巢的小径》 ★★★★★ “卡尔维诺23岁写了一部非常赞的作品。虽然背景是战争,却并不试图传达牺牲,英雄主义,或者是对残酷的谴责,而是通过一个顽童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大人的疯狂世界。最..”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卡尔维诺第一本作品《通向蜘蛛巢的小径》,长序,作者思考自己作品的文章。个人觉得这本书是以奇绝的荒诞见长的卡尔维诺作品中的异类,据作者本人说,这本书成了一个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了“新现实主义”的优缺点。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晚的读书时间留给了Italo Calvino。比起几年前首次看到的通向蜘蛛巢的小径,手边的这本美国讲稿更趋于学术化。重量、速度、精确等等篇目深刻经典,从多个角度剖析写作,其间“每一个故事都是从遗忘深处脱颖而出的”等句更是值得反复琢磨。大师就是大师。当下再次通篇读完,仍获益匪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写在游击战争边缘的故事,与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无关,通过顽童皮恩的眼睛来描述战争,性,英雄主义,历史……却传递了色彩、节奏、辛酸的味道。[读伊塔洛·卡尔维诺的《通向蜘蛛巢的小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