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将饮茶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去吃茶!台湾茶空间#“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人喝了数千年的茶,遗憾的是中国茶文化在清朝末年因为战乱及革命,逐渐走向没落。但一海之隔的台湾,却将饮茶这桩雅事发展成休闲文化与家常生活的一部分,隐然成为承明继清的“台湾茶文化”。“去吃茶”已经变成台湾人待客的口头禅。详见: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国茶道,注重修身养性,但真正的茶道,不是挂在口上,流于形式,而是将饮茶艺术与悟道修心合二而一,从而达到修道的目的。中国的茶道,既是生活的悟道,亦是人生的悟道。#有你有茶有幸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父亲说,没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我却不放心。只问自己的喜爱,对吗?我喜欢文学,就学文学?爱读小说,就学小说?父亲说,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杨绛《将饮茶》早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父亲说,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 ——杨绛《将饮茶》 淮安·健康东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将饮茶的时候,钱老和阿圆都还在身边陪伴,杨绛的笔调都是轻快的,全然不似后来在我们仨书里“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那种抹不去的一抹哀伤的调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古人说:君子相交淡如水,其实,这里所指的水,就是茶口清茶一杯,琴声悠悠;唐代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曾将饮茶的功德归纳为十项:“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房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杨降的《将饮茶》有些地方看的让人非常动容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读山涧流水《将饮茶》七绝两首》将饮茶1静夜质地月色浓,临屏撰写心不空。贪杯茗香春秋醉,瓢尽文采趣意生。2橫云星外峰过千,夜泼兰墨透三岩。月思轩境揽尘界,雨饮风赋醉诗篇。2016.07.18读山涧流水《将饮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一一杨绛《将饮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外面阳光肆虐蝉儿嘶鸣,阳台里却没有很燥热的感觉。此时的我泡上一杯茶,手捧杨绛的《将饮茶》,掬着一分虔敬,携一分轻松,带着一丝软绵绵的疲倦,看那么几页或几十页......好适意好适意,读书喝茶,只闻花香,不谈喜悲。 南京·钟山风景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布了头条文章:《将饮茶》 将饮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评论@水在涧 的博文【将饮茶】:"饮茶是禅修。"查看原文:将饮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推荐图书《将饮茶》豆瓣评分:8.9(1947人评) 来自@豆瓣app将饮茶 读书时感觉像坐在湖边的窗口,总有淡淡清风徐来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好读书# 《洗澡》,几日地铁上看得很酣畅,万万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小说,哈哈,妙趣横生的语言,刻画出活灵活现的各色人物,看到现在着墨最多的是许刘二人互相倾慕的感情线,难不成竟是部爱情小片?看《我们仨》《将饮茶》喜欢杨绛的老公,看《洗澡》喜欢杨绛写的男主角,之间必然是有联系的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将饮茶》包含了作者《回忆我的父亲》、《回忆我的姑母》和《记钱锺书与》等重要作品,这些作品为读者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 《将饮茶》这本仅有一百七十几页的散文集,几乎略述涵盖了作者一家在不同时代背景下、面临不同人生际遇是,怎样以睿智的心态度过真实的时而平淡,时而有风浪的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将饮茶》 我的评分:★★★★★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