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常识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直觉得自己挺强的,但今天看到这样一句话~弱者都喜欢群居~原来自己也是弱者。慢慢的常识改变吧!加油[左上](^ω^)[右上],年轻的你我,这是一个短期目标,我想肯定可以实现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有一种理想,兑现了说那是符合规律,落空了说这是违背常识。 有一种赌博,赢肥了说那是正义必胜,输惨了说这是冒险必败。有一种表现,刑庭上说那是坚贞不屈,会场上说这是死不认错。有一种德性,战场上说那是灵活机智,官场上说这是世故圆滑。” —— 中国散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护肤小常识】─♪洗脸前先洗手 有些人在洗脸前都没有先洗手的习惯,但是大家想想:你的手可能刚摸过钞票、地铁上的扶手、电脑的键盘鼠标、方向盘……这些细菌和污垢都有可能通过手转移到了脸上的肌肤,这会是诱发痘痘或肌肤发炎的原因之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了你评论转发下一群懒骨症不运动不养生还一副全天下不懂常识信伪科学的傻逼样 感觉你这种言论更可怕 至少你也引导出正确向上的信息啊 你的粉丝会认为中医是假的 其实自己很多都没应证过 果取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初一到十五的年俗常识,你知道吗?】一图看清那些渐行渐远的年俗……你亲身经历过多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坐者尊,站者卑”是常识,所以我们遇见敬重的长辈会懂得让座。老板可以坐着回复你的话,但是,除非你有任何重大伤残,否则当老板来到你面前时,都该起身相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回复@阿斯顿峰气象台:是药三分毒,只要是药就没有不带来副作用或者不良反应的,瞎BB啥,真中了你点背,没中就注意点儿。居然能说出这种话,你以为西药就百分百安全?没有一个药百分百安全,常识好吗?//@阿斯顿峰气象台:该封杀中药注射液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连常识都没有,却想着颠覆,这是一切迷信、民科的通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媒体喜欢“最新研究”,读者喜欢“颠覆以前的结论”。不过在我看来,食品健康领域,“常识”比最新研究更重要。多数情况下,大众媒体介绍的“最新研究”,都或多或少扭曲了研究本身。 常识比最新研究更重要——《吃的常识》自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突发伤病 如何救人】实践证明,急救重在最开始的黄金5分钟,坐失良机或错误施救都会造成不必要的死亡或严重残疾。“现场急救指南”由急救专家编制,即便是完全缺乏急救常识的用户,按照本指南提供的方法和步骤科学组织施救,同样可以发挥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分享应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知识改变常识的年代,知识成忽悠人的工具,自然贬值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健康常识】 1、吃饭要和接吻一样投入。2、关键在于控制自己,要多吃低脂食物。3、喝葡萄酒能保护心脑血管。4、选择鱼而不是牛羊肉。5、选择那些消化慢的碳水化合物,红薯、土豆、麦片粥三餐都吃也没问题。 6、吃多种多样的蔬菜。7、每天至少要锻炼一小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几十年前,溥仪作为战犯受审,国家还给安排了辩护律师,这说明任何人都有辩护的权力,这是最基本的法律常识,这是人的基本权利。 而今天,从满篇的骂声中我悲哀地看到,几十年的法治建设的努力,却没有解决最最基本的问题,法盲依然遍地,文革思维依然尘嚣世上。法治建设任重道远!@陈有西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定要让孩子熟记的小常识!】警惕汽车;常年备哨;不踩井盖;三人行更安全;不把部分身体放进狭小空间;孩子安全最重要;尿能帮你在火中逃生。指甲[xkl转圈]别剪太短。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让别人碰;冷落冷饮;上课不憋尿;保证每天10小时睡眠;个人照片不送陌生人。牢记父母名字、手机和地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哼,说了不给刮痧暑气没办法出来。 已经到了一抓就紫红色了嘛,忍着给刮一刮一夜好梦,硬是不让!!没常识就算了,还凶人!!! 我也是没有睡好一直关注你体温好嘛!!![哭哭][泪][泪][泪][泪][泪]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德国立法禁止学前教育】 他们认为,孩子在小学前的"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如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 一基本的社会常识,如不许暴力 不大声说话; 二孩子的动手能力.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 三培养孩子的情商,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