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我的精神家园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还却一本我的精神家园,小波的书就集全了................哪个好心淫送我一本啊[鼓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起来了,应该是我十八岁那年,高一在图书馆借了一百多本书,那时候我什么都不在乎~~我觉得我会一直猛下去!直到我遇到农哥,而事情的起因源于,他在管夜自修的时候,在我桌子下发现了一本书,我的精神家园。然后他去图书馆调了我的借书记录……这成了我高中里被教训得最惨的一次…但我从没后悔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失眠 精神分裂 神经衰弱 紊乱 焦虑 压力 团队 可持续发展 #我的日常精神家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天闲逛图书馆,再次撞到王小波的书,忍了一会还是没忍住,又借出来了。回想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流氓,越来越不再假正经,越来越拒绝无聊……都是跟他学的[哈哈]从来都没有一个作家能够那么彻底的毁掉我这本来就不稳固的三观,更为感激的是他还负责了三观毁灭之后的部分重建工作。致敬《我的精神家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的精神家园#网页链接 内容和装帧都不错,还以为是小马和橙子做的,原来是孙晓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的精神家园和三观用不着别人守护和证明[微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师大书语#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愚蠢里都含有假装和弄假成真的成份。 ——王小波 《我的精神家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什么叫有用接地气?归根结底,人的精神世界,价值观,审美观,如全变成有用的东西,那人何以为人?忙忙碌碌的工作,辛辛苦苦的赚钱,但是记得给自己留一片精神家园,时常惦记点美好的东西。王小波写过《我的精神家园》。解决了人与物的问题,人与人的问题,再就是人与内心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我的精神家园》 我的评分:★★★ 我感觉一般,一般的议论而已,书名起的玄乎了。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又到一年台风天。仍记得去年的威马逊台风,断了三天水八天电,无信号,与世隔绝。我抱着从夷为平地的报刊亭捡回来的一堆书,闷热潮湿的夜晚,长了一身痱子的我,一字一句地读着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助眠。对比那时的惨烈,现在的风雨已过分温柔。从那以后,再热的天都不是热。(去年备忘录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放假至今碰到不少事,有关女权的、同性的、电影的。今天我再把《我的精神家园》翻出来看......怎样才能表达我对王二无限的崇拜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微博是我上网的主要动力之一,也是我的精神家园!我爱微博,我爱正能量,我爱真善美!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你好·晚安#千万丈的大厦总要有片奠基石,最初的爱好无可替代。所有的智者、诗人,也许都体验过儿童对着星光感悟的一瞬…我时常回到童年,用一片童心来思考问题,很多烦难的问题就变得易解。——王小波 《我的精神家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人活着,高兴就好,到了晚年才知道。一屋子瓷器,看看哪件都好,有一种儿孙满堂的慰籍。假日里我不去远游,一百平方米的古陶瓷馆,让 我乐而不疲,五千年日月轮回,数万先哲煞费心机,都在这里汇聚。我在这里徜徉,这里就是我的精神家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徐栋给我的暖,是每隔几天问一句,亲爱的要不要去图书馆看书?要不要去借书?拿来我去还书!还要看谁的?把我的精神家园养的饱饱的。[心]要赞,这个认识不多久,结婚不多久,当爹不多久,全部迁就了我的好男人。[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的精神家园 》【文/张弓】 (原文2002年发表于《都市天地报》)人活着,总要干点什么,干几件不求轰轰烈烈,但求微不足道而意义深远的事。我不喜欢平淡的生活,不喜欢藏头夹尾地做人,“穷死不跪着吃,富死不睡着吃!”,父亲的这句人生格言一直伴我走遍天涯海角。。。。。。 我的精神家园【文/张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