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安娜·卡列宁娜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天和科主任聊閱讀課的事,他又問了我兩年前的那個問題,我告訴他我在讀《安娜·卡列寧娜》。這次他沒問我最大的感受是甚麼,但我忍不住說,其實我覺得所有未婚的、已婚的女人都應該讀一讀這本書,想一想怎樣才能阻止安娜跳軌自殺,也就是防止自己跳軌自殺;還有列文的人生困惑,我也感同身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他第一次看见她,问她猫的名字。那是一只公猫叫做列夫托尔斯泰。他猜,那她一定是很爱安娜·卡列宁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拾文#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蒋方舟 看了《一代宗师》,如梦如诗,不愿眨眼,回想至今。上一次在电影院看电影看到如此沉溺,还是《安娜·卡列宁娜》,两部电影有相似之处,都是诗化的,疏密全在作者的一呼一吸之间。 剧中宫二的故事荡气回肠。“复仇”二字是中国人精神境 ...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些书没有男女读者之分,描写女性最好的是《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宁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他走了过去,像对着太阳似的不敢朝她多望,但也像对着太阳一般,即使不去望她,还是看得见她。《安娜.卡列宁娜》(草婴译本)@SNH48-陈怡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重温了一下电影里最浪漫的对白,《安娜.卡列宁娜》里面的列文跟基蒂。托翁这么冷峻的人写出这样的结局,可以说他也理想主义了,而理想主义最大的好处是,所有的问题都有一个不会错的答案:因为情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一篇转载博文《[转载]《安娜.卡列宁娜》必然的结局:阳痿者内心的纠缠》[转载]《安娜.卡列宁娜》必然的结局:阳痿者内心的纠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安娜·卡列宁娜(上下)》(插图本) 人民文学 2004 链接:网页链接 密码:j6py 《安娜·卡列宁娜》这部小说是以安娜·卡列宁娜的名字来命名的。在小说中,安娜的形象的确居于中心的位置。安娜是一个天生丽质、情感真诚、内心世界丰富的年轻女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写了《安娜·卡列宁娜》的评论《特意跑到智量翻译的这个版本来评论:D》★★★★★ “这里不是什么客观的长评,纯粹某只闲的没事干爱念旧的家伙借地方私心表达一下自己的偏爱:D 草婴、周..”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安娜.卡列宁娜》中的卡列宁形象的解读》虽然在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宁娜》中安娜的悲惨遭遇赢得了大家的同情,可是我发现同情卡列宁的人也不在少数。正如《安娜.卡列宁娜》开篇的第一句话:幸福的家《安娜.卡列宁娜》中的卡列宁形象的解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美美书屋# [得意地笑]开始看新的 【安娜 卡列宁娜】[公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重温了一遍电影里最浪漫的表白。。《安娜 卡列宁娜》里的列文和基蒂。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片日,重温《安娜 卡列宁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安娜 卡列宁娜》安娜是没有智慧分辨的女人,或者说安娜更加纯粹,摆脱世俗宗教,但是她在这过程中失去了自我...,杜拉斯笔下的“情人”是经历了人生后,有了智慧分辨,才写下年轻时的一段爱情,直进入爱情,更多的是自我的感受与体会,更多的是体现自我,以“我”的感受为主导的爱情观...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切事物到了最后都是好的,如果现在很糟,说明还没到最后。一一青木川 一切美的东西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一一安娜,卡列宁娜。送给走在低谷的朋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上面的书真正看过的只有六分之一![嘻嘻]世界名著居多,但不少是看了电影的,如:巴黎圣母院、复活、安娜.卡列宁娜、飘(乱世佳人)、茶花女、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布拉格之恋)、霍乱时期的爱情,确实均属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