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万历十五年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万历十五年》黄仁宇[祈祷] 喜欢上历史,一发不可收。从不知不觉到后知后觉,探寻“我们”的过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文官之于民也,非民之公仆,实民之共主也。 推荐图书《万历十五年(增订本)》豆瓣评分:9.0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最美不过有热水和杂志的雨天,万历十五年看得起劲儿,稿子可以直接改日报,最近心情真是太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大禹# 现存禹庙坐北朝南,以辕门为出入口,中轴南端为照壁,由此向北为岣嵝碑(亭)、午门、拜厅、正殿(大殿)。大殿东埠有窆石亭,午门东墙外为宰牲房。禹庙建筑的格式及其布局状况,与万历十五年的禹庙部分图样完全相同。@绍兴古城 @绍兴市旅游委员会 @绍兴市游客中心 @绍兴市沈园景区 @绍兴名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阅读历史的剖面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第一次读黄仁宇作品读完有种被震撼到的感觉。带给我的阅读体验中有一种无法确切表达的异样之处。这个异样既有作者在写作 ... @Zine中国 | 阅读全文: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前段时间选读了徐中约教授港版的《中国近现代史》觉得打开了个人史书观的眼界,今天kindle买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根本就停不下来,整个统筹视角来书写明朝历史脉络,佩服于遣词造句文字水平,然后豆瓣评论说,历史总是在重复,实在忍不住笑了[哈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终于看完《万历十五年》,非常好看!有趣又有深度实在难得,不知道以前怎么会觉得乏味看不懂[眼泪]离开始看卫斯理又近了一步[偷乐][偷乐][偷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每逢中午聊个天# 「万历十五年」在旅行的路上读的,还剩一小半。第一次看这种角度写历史的,万历在当皇帝的第十五个年头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暗潮涌动,并对历史走向起了关键性作用,还对比同时期的欧洲历史,大气磅礴。作者是美籍华人貌似,文风明显的… 分享单曲Chinese Wa...(@网易云音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个国家现在还保有这种遗风 一旦想要对付谁 就无所不用其极地先从道德上败坏他 然后再从内部瓦解 有如文·革 人民不懂法 统治这个国家的政权也不循法 几百年来依然没什么长进—《万历十五年》 #我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Aprilreadtheworld# DAY 23 | Book + Fruit[绿茶]黄仁宇《万历十五年》[emoji]来自@芭莉与彩虹 的彩虹果蔬沙拉DAY 24 | Book Tower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天在办公室值班...临近快走阶段..结果部门的一对情侣出现裂痕 (一男逼走一女后追上那女 结果反转情节地说你怎么还不走 你不要碰我..)弄得我在旁一脸尴尬 死命看着那么万历十五年 同时也一脸懵逼[微笑]#附带一句 大一的小情侣真会玩[口罩]..# 湛江·麻章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黄仁宇的作品在不失史家严谨之基本原则下,同时行词使句又能让大众愿意去接受,使得起码我这样读史水平的人了解历史不再觉得是畏途,不再认为历史只是历史学家的斋中之物,因此决定看完《万历十五年》接上他的《中国大历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多看笔记# “利用这些小事可以促使公众注意,引起文官参加,假以时日,使小事积累而成大事,细微末节的局部问题转化而成为整个道德问题。在程序上讲,发展中的步伐则须前后衔接,第一步没有收到效果之前决不轻率采取第二步... ” 摘自《万历十五年》@多看阅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mark下,finally搞定万历十五年,最近的读书效率好低!16年到现在读的书发现真的好少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是2016年,不是万历十五年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最近看书简直越来越杂...从共享经济到万历十五年脑子里被各种诘屈聱牙的术语理论塞得满满的惊觉以后风花雪月的散文还是少看,广泛涉猎来拯救我现在直线下降的智商(二刷《看见》,人性还是太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