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铁皮鼓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5:44:29
的评论真的太想看《铁皮鼓》了,怎么能把价钱炒那么高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5:44:29
的评论到了那一天,他们全都来了,那些要救我的人。他们以爱我来自娱,想通过我来珍视、尊重和认识他们自己。他们是多么盲目,多么神经质,又多么没有教养。《铁皮鼓》DIE BLECHTROMMEL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胡其鼎 译Dann kommen sie, die mich retten wollen, denen es Spaß macht, mich zu lieben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5:44:29
的评论#冰书挑战# 被挑战者列出十本影响自己最大的书,然后挑战十人。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5:44:29
的评论本人系疗养与护理院的居住者。我的护理员在观察我,他几乎每时每刻都监视着我:因为门上有个窥视孔,我的护理员的眼睛是那种棕色的,它不可能看透蓝眼睛的我。——《铁皮鼓》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5:44:29
的评论哎……每次看到Bertie夸Jeeves那个“吃了几吨鱼而充满智慧的大脑”,我却只能想到铁皮鼓里奥斯卡的妈妈吃鳗鱼(?)成瘾吃到吐,和那个噩梦般的防波堤和马头的组合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5:44:29
的评论我既然打定主意不和让自己觉得难受的人往来,为何还要读那些读不下去的书呢基督山伯爵,简爱,巴黎圣母院,傅科摆,玫瑰的名字,铁皮鼓,双城记,人性的枷锁在这些书上真是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为时不晚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5:44:29
的评论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超话#铁皮鼓读书会# Day19?懒得拍了,拖拉机看完了,在看艾丽丝门罗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5:44:29
的评论①沉默的大多数【一】饥饿可以把小孩变成白蚁——《铁皮鼓》不肯长大的孩子【二】当时话语证正站在人性的反面上,假如完全相信它,就不会有人性。——红黑五类【三】一场集体的癔症——咬人的大学生【四】选择话语还是沉默——话语圈,一座声名狼藉的疯人院【五】话语捐——以天下为己任【六】阴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5:44:29
的评论【微影评】铁皮鼓:铁皮鼓本是奥斯卡的武器,像文人的笔,是他的宿命,但却没有任何有效威力。只是在被抢夺时,会发出震慑的尖叫。从此看起,把奥斯卡看做当时因禁锢而哑声的德国文人,并非没有道理。他无法生长,发育不良,更是在纷繁的政治风云中找不到由父亲代表的归宿,这仍然是一个艰深的寓言。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5:44:29
的评论#读书# 君特·格拉斯在《铁皮鼓》里,写了一个不肯长大的人。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就暗下决心要永远做小孩子。在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的决心,所以他就成了个侏儒。这个故事太过神奇,但很有意思。人要永远做小孩子虽办不到,但想要保持沉默是能办到的。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5:44:29
的评论#铁皮鼓读书会#门罗的书已经寄到啦,两片瓦你好哇!铁皮鼓们我找到组织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施隆多夫与《铁皮鼓》# 一部电影,连眼神和站位都是学问。又是长知识的一天。[doge][doge][doge]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十点读书会# 《铁皮鼓》1-58页。第二遍读,依然满篇的荒诞感。@十点读书会 @西西弗书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了很久的《兄弟》,今天终于看完了。心里很不舒服,特别压抑,难受。余华和东野圭吾是我比较喜欢的作者,他们的作品我都会选择看。或许我要去看看《铁皮鼓》了,社会应当是这样的,带着一点恶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过《铁皮鼓》:元首是短暂的,贝多芬是永恒的。人总是要学会和过去告别,才能真正长大。 ★★★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跑步广州# 临江大道。正在读的书,鲁西迪的《午夜之子》,昨天刚买的书,好看,着迷,有格拉斯《铁皮鼓》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