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铁皮鼓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十点读书会# 《铁皮鼓》1-58页。第二遍读,依然满篇的荒诞感。@十点读书会 @西西弗书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施隆多夫与《铁皮鼓》# 一部电影,连眼神和站位都是学问。又是长知识的一天。[doge][doge][doge]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时光网上买的盾铁情侣衫!在网店里着看中了大超和小蜘蛛的儿童冬季三件套,送我同事的儿子。其中一个小宝贝挚爱小蜘蛛知道我送他小蜘蛛三件套后在家里高兴的转圈唱歌!觉都不睡了在床上跳[笑cry][doge] 不过的确很可爱 可惜我已经穿戴不了了@锵锵锵的铁皮鼓 @福临门花生润滑油_希 @超合金自行车侠66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铁皮鼓!铁皮鼓本是奥斯卡的武器;像文人的笔!是他的宿命!但却没有任何有效威力!只是在被抢夺时:会发出震慑的尖叫:从此看起!把奥斯卡看做当时因禁锢而哑声的德国文人!并非没有道理,他无法生长……发育不良。更是在纷繁的政治风云中找不到由父亲代表的归宿:这仍然是一个艰深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青石•发现】:格拉斯在《铁皮鼓》里,写了一个不肯长大的人。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荒诞,就暗下决心要永远做小孩子。在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的决心,所以他成了侏儒。这个故事太过神奇,但很有意思。人要永远做小孩子虽办不到,但可以保持沉默,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私下里则妙语连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黄宗羲,貌似真的很不错。@但泽的铁皮鼓 你有没有看过他的相关?[思考][思考][思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铁皮鼓看完了。看完心里欠欠的。一本好书。里面好多片段都很喜欢,最喜欢奥斯卡吃面条然后敲鼓这段,也从西方逃亡到东方那一段。不过这书对我来说有些难了。感觉很多没看懂,我得消化消化。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特别想把《铁皮鼓》和《追风筝的人》串起来,串起来看,那原始莽动滚滚而去时 巨大得骇人听闻的差异,和更重要的是 原因。//秒拍视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过《铁皮鼓》:元首是短暂的,贝多芬是永恒的。人总是要学会和过去告别,才能真正长大。 ★★★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很久没有看大部头的书,铁皮鼓读完,耐看,翻译也流畅生动,真是经典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纳粹老照片 网页链接 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拍成了同名电影,男主人公是一个长不大的侏儒。最后一张上的小男孩让我想起《铁皮鼓》。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Haunted -11/7/2015 - 空气 语气 巷口 交叉路口- 谁说 铁皮鼓 向你狂奔 历史性技能 就算天空再深 - 那你以后怎么打算 - 而我是黑暗我是森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君特格拉斯《铁皮鼓》中一个不想长大的人,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荒诞,于是暗下决心永远做小孩子,在冥冥中有种力量成全了他,所以他就成了个侏儒。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百年孤独》中,丽贝卡是个孤儿,无人予爱,一旦在世事中遇不顺,在爱情中受煎熬,便会以吸手指,吃土,甚至吃蚯蚓,来克制爱无能的痛苦 《铁皮鼓》中,缺爱的母亲与舅舅偷情,这种畸恋带来内心的失序。后来,母亲开始饕餮生鳗鱼,直至死亡; 《魔咒紫禁城》中的叶赫那拉孤独无比,开始偷吃宫中的木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四本书读起:百年孤独,铁皮鼓,魔咒紫禁城,永别了武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铁皮鼓,格拉斯的长篇,紧扣那段历史。很多的隐喻,机智幽默,虽然是经过翻译过的,就像是重新加热的饭菜一样,但是你依然能够体会到它的伟大。难怪这样一部长篇,被认为是代表着战后德国长篇小说的重新开启。我是通过看他的我的世纪,再回过头来看这部小说的,记录着厚厚的历史。 泰州·江州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