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外星屠异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6:05:23
的评论这里怎么感觉有点像外星屠异……不过死者代言人感觉也没写好,这游戏能演绎好么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6:05:23
的评论忽然想起以前看过一个科幻小说《外星屠异》,作者是美国人。里边描写了一个叫道星的星球,由中国人的后裔统治,因其人民有强烈的自律精神以及细丝入微的观察力,在整个人类宇宙的分工中一直倾向于处理各种复杂的数据,观察其倾向。在这个故事中,道星首先注意到了整个人类数据网络中的异常,进而发现其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6:05:23
的评论刚才洗澡的时候突然想起外星屠异的一个片段, 等什么砍口垒, 看书去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6:05:23
的评论不知道有没人知道这个版本的安德的游戏,第4本和第5本到底是否出版了还是直接绝版了。因为还没拆再加上翻译的问题,比对了一下英文版发现应该是少了死者代言人和外星屠异(与英文原版的顺序不同),也不知道是不是版权在其他家的原因,但是第一册也出版了呀,矛盾……中间少两本看着难受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6:05:23
的评论#时空隧道#【《安德的游戏》作者奥森·斯科特·卡德67岁生日】今天是美国科幻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67岁生日。1951年8月24日,奥森·斯科特·卡德出生于美国华盛顿。他的代表作有《#安德的游戏#》《#死者代言人#》《#沃辛传奇#》等,在此祝老作家卡德生日快乐!奥森・斯科特・卡德是美国科幻史上首位连 ...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安德的游戏系列《死者代言人》中文明和解的思想还是比较现实的,这点在《外星屠异》中有更深入的思考。不过《外星屠异》中关于哲学和宗教的思考比重大了很多,之后的《精神之子》据说更甚。就小说而言,作者对宗教尚持中立态度,但也可看出宗教作为西方社会结构重要部分对西方人思维语言的深度渗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安德系列1:安德的游戏》 《安德系列2:死者代言人》 《安德系列3:外星屠异》 《安德系列4:精神之子》 《安德系列5:安德的影子》 《安德系列6:霸主的影子》 《安德系列7:影子傀儡》 《安德系列8:巨人的影子》 《安德系列9:战争的礼物》 《安德系列10:安德的放逐》 《安德系列12:阴影活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安德的游戏,除了令人惊叹的少年天才的塑造,最为核心的精神是种族交流、和解,作者在后续作品就这一主旨进行了深入地探索。不知道安德系列的其他作品如死者代言人、外星屠异会不会被拍成电影,我希望会但又觉得后续作品似乎不合适拍成电影。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外星屠异 刚开始不知道作者在讲什么,什么韩非子清照的,最后硬着头皮读完了又翻回来重读,虽然比前两部啰嗦,但还是不错的。哲学讲的多了点,情节倒是他们思想的副产品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摘录#外星屠异。“正义、公平和得体,”彼得说,这些词语在他嘴里说出来显得很污秽, “不知说这些词语的人是否相信这些概念。如果不相信,这些词语就意味着他让人手拿刀子站在我背后;如果相信,这些词语就意味着我会赢。”——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外星屠异》 ★★★★ “基本上还是沿着前两部的路子继续往深挖掘,看到彼得和小华伦蒂复活那一段时精神一振,但在中间相当一部分讲述啰嗦、情节拖沓,不过仍不失为一本精彩的科幻小说。”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为什么霍金警告我们不要接触外星人?】@碎碎_半青:霍金是对的,但这话说晚了… 弥碎碎: 为什么霍金...(分享自 @知乎)秘书这个答案好好,在Card《外星屠异》中也提到因文明形态不同险些酿成对其他文明的屠杀,再善意的智慧种族之间也未必能互相理解,小说也只是愿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安德系列#外星屠异#“如果我身上有你的任何特点,”韩非子说, “我就不会娶你做妻子,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了。”——而作者在《死者代言人》里又写过:人只能爱上能够体会你最铭心刻骨的痛苦的人。啊,这微妙的讽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外星屠异》走起,看完了就要进入英文的世界了《精神之子》只有英文版啊[立志青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为什么霍金警告我们不要接触外星人?】@碎碎_半青:霍金是对的,但这话说晚了… 网页链接(分享自 @知乎)秘书这个答案好好,在Card《外星屠异》中也提到因文明形态不同险些酿成对其他文明的屠杀,再善意的智慧种族之间也未必能互相理解,小说也只是愿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昨天看了量子力学的视频就忍不住想外星屠异里的情节 人和人之间都有着联系 看不见的神秘的粒子束缠绕 不论相隔多远 甚至不论生死 在微观层面上 其实我们一直在一起 我们的粒子里有着一部分的他人 真相如何 都要带着他们的粒子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