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我电子书电子书下载 -- 最新最全的电子书下载网欢迎您^_^

logo

所有文明之光(第一册)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潇潇仗剑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我想读《文明之光(第一册)》: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牧童田密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文明之光(第一册,全彩印刷)-吴军★★★★★,很多时候,我们没少干文明。倒退的事情。为何我们对欧洲的中世纪这段历史没有了解。因为这段1000年的历史,真的没啥东西。历史学家把他们称为中世纪黑暗时代。相比古希腊古罗马的辉煌。中世纪的欧洲真的没什么文化上的产出和技术上的进步。这一千多年的停滞和倒退

来自微博用户aprilivy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我必须研究政治和战争,就是为了让我的孩子们能研究数学和哲学。我的孩子们应该研究数学、哲学、地理、自然、历史、造船学、航海、商业和农业,目的是让他们的孩子们能够研究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塑、编织和陶艺。”——约翰 亚当斯

来自微博用户书米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吴军博士谈“工程师世界观”: <图片1> http://www.iqiyi.com/w_19rsneoknx.html#vfrm=8-7-0-1 "我写的三本书《数学之美》、《浪潮之巅》和《文明之光》是一个工程师对世界的认识过程,先是从技术着手,然后看到商业的规律,最后讨论文化的问题。 "---吴军

来自微博用户飞天猫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图片5>

来自微博用户水草虾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科举的体制里活到了现在,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从1988年开始,我们国家又开始了公务员考试,其实在此之前是高考,百万考生如过江之鲫,渴望鲤鱼跃龙门,改变自己的命运及生活。 从这个制度开始的那一天,就证明了一件事,名利两字惑人心!<图片1>隋文帝开设了科举制后,国家政治体制里选官用官的方式改变,阶级矛盾可以转化,大大减少了社会阶级矛盾的对立。同时,由于身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转化,大大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中小地主阶级也相应的安定。以前只有良家子或是世家子才能当官,庶民是没有机会成功的。当年的地主起义频繁就是缺乏一种有效的矛盾转化手段,杨坚使用这个方法大大提高了社会矛盾的转化效率,降低了社会管理成本。同时,利用四书五经成熟的说教体系,教育社会,使每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遵循统治者的需求,安份守已。<图片2> 西方人是先完成了野蛮,再进入到了文明,所以,他们在追求文明的过程中,就会很注意文明与野蛮区别,在教化的过程里,达到自我更新,使文明在每一个角落里都能发展。而且通过对自我以往错误的总结,利用对错误的认识,来追求正确。这跟西方文明发展于公国城邦有很大的联系,由于民主是一开始的文明的基础,所以,发展出以民主为基础的文明,从自利到利他的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而我们由于是大一统的政治体体制,政治文明的进化程度把社会民众个体的进化程序远远的抛开了。政治需求成为主体,统治者需要所有被统治者马上完成本需要很长周期才能演化完野蛮再至文明的过程,所以,这时就只能把本来不可能完成的道义准则强加到民众教育及管理中去。不给社会一个发展过程,而是一次性要提高全民素质,而且把标准还定的很高,同时为了让大家都对这样的礼教趋之若鹜,就创造性的发明了科举制。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一次性发育到了圣人的层次。其实,由于没有可能达到这样的标准,大家只好满嘴仁义道德,背地里还是该如何还如何,很多的虚伪也是这样产生的,我们没有发育完全,就要成长为一个巨人,这对于这个民族来说,其实是挺难的,不过还好,我们是一个多神论的民族,有什么事,总能找到一个神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同时这个神也正好可以安抚我们受伤的心灵。只要我们需要,我们就可以找到一个理由来安慰自己,还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不像基督教,看着都不好过呀,一有事,就先要请求耶稣的原谅,没别的理由呀,人家只有一个道理,那就是真理,错了就是错了,我们改就好。接受错误,同时理解和同情错误,让原罪之人在世间可以重新做人。我们呢?由于太完美了,都是圣人了,怎么能犯错呢?犯了错就该被人唾弃,那犯了错的的人,也不示弱,找到一个神就可以表达自己的另类完美,或是干脆死不认错。一个不能接受错误的民族,你如何找到自己的灵魂指引?<图片3> 科举把每一个人都变成了利益铰链下的鬼,为之喜怒哀乐不能自己。《儒林外史》在任何时候读起来都是那么的辛辣,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不缺乏现实意义。科举的正面意义很多,如果没有现代的高考,就如在教室里挂的宣传:如果没有高考,我们拿什么拼过富二代?如果没有公务员考试,我们如何转化我们的社会阶层?如何通过一种相对公平的手段与别人竞争?调节手段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制度的公平,才是真正的公平。

来自微博用户水草虾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吴军老师把宋朝拿出来单独成章,我还在想,为什么独拿宋做为文明的一节来表述,汉、唐两代也是强盛无比。后来仔细想一下,不知是不是吴老师也是有这样的一种情节“崖山之后无中华”,从陆秀夫背着宋朝小皇帝跳下崖山后,中华文明就戛然而止,中间有一个明朝尸跳了一下,但又被满清给灭掉。我们这个民族在文明的发展过程里,多灾多难,文明进程被一次次打破。最终,中华文明这样一个说不清楚的文明失去了引领世界文明发展的位置。我们是不是一直就是“落后”的文明?从近代史上看,是!但在更大的历史范围来看,宋之前的汉文明是先进的。 上学时,最不想学的就是近代史,一听1840和1937这两个年份就觉的无比的刺耳,其实,我们更应该记的是1279年,崖山之上,陆秀夫背着宋朝9岁的小皇帝跳海以死殉国,之后,蒙古骑兵血屠汉人,因为觉得汉人多,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放牧,就每隔几天就拉着一批人到海边杀,以省出地方来给马吃草。 在蒙古横扫欧亚大陆后,南宋独立支撑数十年。这段恐怖的时期,大量的人死于屠杀,死于瘟疫,死于战乱,北方中国的人口下降了80%,南方中国的人口则下降了超过30%,整个中亚几乎成为了无人区和荒漠,中东地区先进的灌溉系统受到完全破坏,虽然蒙古人客观上帮助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但是他们没有丝毫人性的残忍的恶行,是整个世界史上所罕见的,比之日本人入侵中国的暴行更甚百倍,日本人至少知道保护中国文明和文物,也不会每城必屠。蒙古人当时的行为就如成吉思汗自己说过的:“人生最大的乐趣是把敌人斩尽杀绝,抢夺他们所有的财产,看著他们亲属痛哭流泪,骑他们的马,强奸他们的妻子和女儿。”。 汉文明在宋朝时候,领先世界,富有人文精神,科技发达,也具有抵抗精神,在蒙古横扫欧亚大陆后,独立支撑数十年。蒙古军队占领中国北方时,其种族灭绝手段极为恶劣。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屠城记录。蒙古屠杀造成了中国北方人口大量减少,其程度令人触目惊心。在北方有4500万以上登记人口,而在各地屠城以后,还不到700万,而且这个数字一直保存到元末甚至明初。不排除有几百万人口逃到南方,以及死于瘟疫,饥饿的人口,那么也至少屠杀了80%以上,据记载,宋人到中原后发现,中原地区千里无人烟,白骨遍地,井里塞满了死尸而水不可饮。蒙古军队攻占长沙时岳麓书院的数百名书生全部壮烈战死,但3百多年后,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时身边只有一个太监,更别提什么陆秀夫般的忠臣了…..可以说中国的精英尽丧蒙元之手。此后汉文明再也没有振作起来,市民社会的发育,新型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都无从谈起,中国丧失了最好的发展机会。虽然百年后汉人复国成功,但继起的明王朝还是受到蛮族很大影响,大开历史倒车,无视生命价值,抑制商业贸易。汉人在遭遇北方骑马民族的重创后,开始变得保守,其统治阶级相比较宋朝统治者而言也更残暴,此后的数百年,面对外侮,大多数的汉人精神麻木苟且。 中国文明垂世而独立,可以说是除西方基督教文明外最大的原创性文明,在游牧民族的入侵和打击下,在南宋末年,崖山之战后,整体性亡于蒙元,我们文明的发展的积累被破坏,可以说,崖山之后,已无中国。 <图片1> 明太祖朱元璋继承和加强了元朝的各种制度,而禁锢的文化思想、落后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在同为异民族统治的清朝达到了最高峰,直到鸦片战争。 蒙古骑兵就是历史发展中的一个BUG,农耕文明遇上蒙古骑兵就无解!<图片2>这其实很不公平,当然,历史没有如果,但蒙古这个民族就是为战争而生的民族。他们一切都为了战争,游牧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会以暴力为基础,比如放牧、争夺草场、争夺水源等等。而农耕文明从一开始就是安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副自给自足状态,也很少因为资源不足而整日需要迁徙或是掠夺。草原民族在夏秋两季时,天天唱着歌,吃肉喝奶,走到哪,住到哪,跟着牛羊骑着马。但一到冬天,白毛雪一下,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他们就只能想着掠夺了,不掠夺就没有办法生存了。所以,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侵略是天生的,不是和不和亲就能解决的,送女人过去给人家当老婆,只能解决一时,不能解决根本。 宋朝做为我们文明一个标志性的节点,它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记念的地方了。真是可惜了一个好好的文明机会。我们有些专家真是不知从哪些地方来的,把元蒙做为中国历史,真是让人无语;清朝的辫子戏天天在电视上放,百家讲坛请个阎崇年,把满清吹个上天,恨不得再在头后面蓄一根猪辫子才好。 满清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苏州之屠、南昌之屠、赣州之屠、江阴之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海宁之屠、济南之屠、金华之屠、厦门之屠、潮州之屠,沅江之屠、舟山之屠、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泾县之屠、大同之屠……场场惨绝人寰,死者无不以数十百万记。明成祖时期全国人口为6659万人,到清世祖时期,全国人口只剩下1448万人。人口从明末的7000万锐减了近80%,约有5500万汉人惨遭屠杀。 蒙古人的来到,杀死了一半的中国人,剩下的另一半为他们种地,做工,提供奢侈品。处于种族隔离的藩篱之下,成为蒙元帝国治下最下等的一类人,帝国的统治阶层虽然文化低落,然而依然极端鄙视和仇恨这些文明高于他们的人群,他们始终拒绝汉化,在九十五年的统治中,基本上没有接受汉文化,帝国上层的官方语言显然不是汉语,他们三心二意的短期恢复过中国人操练的很熟稔的科举考试,然而这种技巧复杂的运作对帝国而言还是太复杂了,而且帝国上层内部对于大量接受汉族中国人进入政府的前景显然是恐惧的,所以后来又取消了这种中国式的文官选拔制度。帝国对数量众多的中国人始终是持怀疑,排斥的态度,除了提供粮食和其它维持社会生活正常运转所必须的生活用品以及提供赋税。似乎蒙元帝国的蒙古统治者无法发现汉人的其它价值,而且热爱自由的中国人的反抗也是此起彼伏,所以蒙古人抑止不住喜欢杀人的野蛮本性,定期屠戮中国人。在海边,蒙元军队把一队队百姓定期扔到海里喂鱼,在内陆地区,蒙元在各个路口设卡,盘查百姓,发现所谓"赵,张,王,李"四大姓汉人就拖到一边杀了。这种酷政只是在担心激起更大民变的情况下才被取消。这方面的不良记录可以一直追溯到蒙元开国时,就有蒙古统治者提出杀光汉人的对策,只是在汉化的契丹人耶律楚才的委婉劝说下才停止这个动议。而耶律楚才只能使用这样的理由:试问杀光所有的中国人,谁来为我们种地?我们向谁收税?<图片4> 《黑客帝国》中机器人对待人类的手法,将人类作为他们的电池,为那个机器人社会提供能源。蒙古人两手空空来到中国,将中国人民作为他们的电池,寄生在中国土地,最后中国人复国成功,蒙古人最后两手空空回到草原故地。他们身入宝山而什麽也没有得到,这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只是因为处于游牧奴隶社会阶段的蒙古统治阶层文化太低落,加上他们建立的是世界性的帝国,治下不但有蒙元帝国,还有其它的如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等,他们的地域超出了中国的范畴,所以蒙古人不局限于中国一个地域,他们与草原故地的联系特别紧密,他们定期回到草原,无法切断与草原的脐带,不可能化身为中国人,而他们对待中国人的残酷杀戮态度也使得他们和中国人始终对立,命中注定这个寄生的帝国无法长期骑在中国人头上。 宋朝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经济、科技最发达的朝代,也是中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时代。那个时代,中国占世界GDP总量要超过一多半。宋朝的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和文明程度在当时都是世界第一。对于中国而言,宋朝就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中国的文化这个时候是一种积极的、开放的文化。汉朝国强,唐朝武盛,宋朝文旺。中国文化到宋达到了巅峰。宋是中国历史上最接近现代管理的朝代,中国文化巅峰的时代,随着宋的灭亡而凋残。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一段说宋的评价是:“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其后蒙元和满清交替的异族入侵,带给华夏人民极大灾难和深重杀戮,这是二个野蛮对文明血腥征服的朝代;中间一个明朝,又是以保守自大、丧心病狂且腐朽堕落闻名的(如海禁、如明太祖诛尽开国功臣、明成祖夷方孝孺十族、明思宗碎磔刚刚血战解了京师围的袁崇焕)。因此在日本人的眼里,中国自宋以后就不再是他们崇尚的正源华夏文明了。不少国外的史学家也将宋朝覆亡视为古典意义中国的结束,即所谓“崖山之后,已 无中国”。 宋以后,特别是宋明相继覆亡于蒙元和后金满清手中时,汉人在经历了多次异族入侵、改朝换代的血腥杀戮后,华夏文明阳刚进取的民族嵴梁基本被打断,勇烈诚信的人群几被杀绝,民族最优秀成分基本丧失,存活下来的都是“劣币淘汰良币”法则衍生出来的奴化人群,因此宋后社会总是充满太多圆滑世故的保命哲学。再经历宋明理学特别是明代以来的文化自我阉割后,剩下的古老中华文明基本属于一种散发着腐朽气息的文明,虽然古老,却是戗害着最优秀成份的一种老人黄昏式智慧。虽不无可取之处,却于历史大格局深有妨碍。 宋是这样一个铭记了汉源正朔的朝代,跨越时空和今天的中国人有着不解精神文化传承。有宋一代,充满太多诡谲魔幻的宿命。在一波波外来专制暴力肆虐下和思想的强奸中,现代中国的民主宪政总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而有宋一代几乎就是汉祚和民族命运的一个缩影。 <图片3> 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曾因胚胎发育的生化研究而取得巨大成就,后来他又以中国科技史研究的杰出贡献成为权威,并在其编着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着名的“李约瑟难题”:“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麽像伽利略、拓利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麽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麽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麽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众所周知,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也曾有过令人自豪的灿烂辉煌。除了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外,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还有100种之多。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发明的国度》一书中曾写道: “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然而,从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如同江河日下,跌入窘境。据有关资料,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只占0.4%。中国与西方为什麽在科学技术上会一个大落,一个大起,拉开如此之大的距离,这就是李约瑟觉得不可思议,久久不得其解的难题。 人都杀的没有了精神,何来的文明发展?谢和耐(JacqueGernet)说:宋代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既然这是文艺复兴,那麽这样的复兴为什麽在后来终止了呢?为什麽没有如欧洲发生的那样走上持续复兴道路并进而走向新兴资本主义道路?这个近世的开始是怎样被打断的?那个继承她的弓马娴熟的所谓元朝为什麽没有继起这样的文艺复兴?如果不是那个只知残酷虐杀汉人,欲变青天下所有的农田为牧场的元朝来统治中国,我们会面对怎样的中国呢?我们现在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明是什么样的面貌?宋朝犹如一个精美的瓷器,被野蛮人毫不怜惜的打成碎片,每想到此,不禁泪流满面,非是一个民族主义者的宣泄,只是不能自己,不知所云。

来自微博用户清一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1、要读懂人类文明史,更需要从宇宙形成的原点出发,用大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一切。在大历史的尺度下,更能在统计平均的意义下去掉那些偶然因素,留下宇宙演化与文明进步的真理。 2、生物世界只有一种传播信息的方法,就是通过基因。 3、人类创造了一个平行于基因的信息体系,就是语言和文字,代代相传,称之为文明。 4、战争最大的遗产是颠覆性地打开了信息交流的新渠道。 5、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没落,欧洲进入黑暗中世纪。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下令进行十字军东征。 6、文艺复兴所要恢复的,便是古希腊古罗马的光辉,这个光辉通过阿拉伯世界保留并传播过来的,是十字军东征无意中打开了这道文化大门。

来自微博用户小八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小编评论吴军博士的书籍一直都很不错,从《浪潮之巅》,《数学之美》读到现在的《文明之光》,吴博士的文章排序方式大多按照内容聚合的时间编年体。第一章节 金字塔和死亡之书——古埃及文明 章前言:文明(Civil,城市,人类的文明由城市开始)与文化(culture,农耕与养殖,人类的文化从耕种开始) 第一节:偶然的伟大文明 几个关键词: ·罗塞塔(Rosetta)碑: 1.三种文字所篆刻( 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埃及拼音文字和古希腊文字) 2.拿破仑获得罗塞塔,后拿破仑战败,移交给英国,现在大英博物馆中,镇馆之宝 3.翻译的代名词,Google翻译项目以此命名。 4.布沙尔发现罗塞塔,马塞尔拓下罗塞塔的文字,商博良破译古埃及之谜的密码。 ·拿破仑·波拿马 1.1978年 拿破仑率军击败英国人支持的埃及军队(军队人数 1:20) 2.崇拜亚历山大大帝 ·纳尔逊 1.与拿破仑大战,击败拿破仑。 2.1805年海战胜利,被奉为英国“军神” 第二节:最古老的文明 ·天文学从古埃及诞生,准确的判断洪水到达的边界和时间 ·历史上第一个王国-埃及第一个王朝-纳尔迈 1.有了城市的概念,引入文明 2.从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过渡 3.发现象形文字,比中国甲骨文早一千多年 ·金字塔的诞生 1.古王国时期:三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梦卡拉金字塔 2.中王国时期:埃及历史上第一座长城————大公墙 ,中王国结束,中国对应着商朝的建立 3.新王朝:《死者之书》

来自微博用户达达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一切的一切始于香料 十字军东征 以及马可波罗的描述 内在因素: 供不应求(调味:胡椒、咖喱、肉桂 生活情调:教堂的蜡烛 丝绸 芳香 药材:魔力的东方) +难获得 (运输:路途艰险而又遥远、垄断:开始的阿拉伯 到一路上的威尼斯 土耳其人) =香料会产生巨额利益 外在因素: 阿拉伯 土耳其人已经将东方的路给占领了 结果: 另寻他路到达印度 先驱者 郑和的下西洋给了人类大规模航海的可能性 葡萄牙的里恩克亲王的航海学院为其准备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船只 仪器 地图等 -在1418年到1472年 南下非洲 建立殖民点 直接影响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后面的大航海 -由于探险是以利益为前提的 找不到黄金和香料 只好带人回来 开启黑奴交易 大航海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各自的线路上探索 葡萄牙南下非洲 经过印度洋到达东方: 1472年 里恩克船队 非洲西海岸到赤道 1488年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就此折返 1497年 达伽马越过好望角 到达印度 找到这条新航线 并用武力强退贸易 西班牙向西经由美洲越过太平洋: 1492年 意大利人哥伦布因为计算错误打算西行 来到新大陆 还以为是日本 亚美利加是由亚美利哥发现 是其拉丁语 1519年 葡萄牙人麦哲伦向西(到达菲律宾死去)经过麦哲伦海峡 命名太平洋 由Elcano完成环球 1. 地球是圆的 2. 海洋大于陆地 1494年划分世界 这也是根据他们的航线划分:拉丁美洲 巴西是说葡萄牙语的 西班牙向西 拥有除了巴西以外的美洲 葡萄牙向南到非洲 拥有非洲 巴西 和印度 1529年第二次划分 西班牙拥有菲律宾加上35万金币--要想到达亚洲 要从美洲中转 促进美洲发展以及拉美族裔 菲律宾再回到欧洲 葡萄牙拥有香料群岛 M 1. 地理决定论 始终觉得地理决定一切 是东方的地理环境产生了香料 其实如果往前算的话 是大河流域孕育了文明 使得有农耕 到香料的种植 2. 说到殖民这个问题 为什么是这些小国家成为了一个个殖民地 一个个霸主 而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历史上却很少 其实我的理解是 就是因为小国的小和中国的大 国家小了资源就少 为了维持生计或是增长收入 只能通过扩张 这也算是被逼出来的 而中国历史上除了元代鲜有中国向外扩张 郑和走那么远也是打着和平的旗号 所谓地大物博 地大 需要很大的精力去管理 这边黄河泛滥 那边蛮夷入侵 再有自然灾害 中国虽然强盛 也很难有兵力物力出去 国泰民安 四方少数民族不要来惹麻烦就好了 所以长城才修起来 只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实在不是毛主席的发明 历代王朝都是这样的 我不会主动打你 但是你要来挑衅 就别怪我了 总之中国人是喜欢和平的 就喜欢你来进贡称臣 每次给你的比你带来的多得多 因为咱有的是 还有一点就是物博 既然物博就更没动力出去抢夺了 自己都有了 自给自足 当然好好过日子就好 何必无事生非 还是地理决定论 3. 分享和杀戮 大航海出现这么多探险家很大一个因素就是王室鼓励私人探险家航海 找到新大陆 你就是总督 可以征税等 有点像美国梦的感觉 只要你凭借自己努力和运气 就能得到你想要的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而中国不是这样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 当年的开国功臣就没留下来多少 北宋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这跟封建社会分不开的吧 中国是世袭制 基本你打下天下 整个天下就属于你和你的子子孙孙了 而皇帝谁都想当 防人之心不可无 所以虽然你帮我打了江山 但是对不起 我要为我的子孙考虑 万一你造反了呢 你又不是没实力 比起在殖民地成为总督 拥有征税等特权 中国的中央集权 加上俸禄可怜 也很难治理 难免不各种贪污腐败

来自微博用户达达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三次征服世界 武力:马蹄践踏之处即是疆土 这和动物们撒尿表示自己领地是一样的属性吗 好像国家强盛了就会征战扩大版图 当然也只有国家强盛了才能支撑 以及这是个好战的民族还是爱好和平的民族 好像中国人在历史上除了元朝 都是在和平这一方 最多也就是平乱蛮夷 对于朝鲜这些 我们并不纳入自己国土 只要对方乖乖称臣进贡不犯事儿就行 而中国走了最远的地方也就是郑和下西洋 完完全全是一次和平之旅 促进东西文化交流 主要是东方向西方 拉丁语:语言绝对是征服世界的一大利器 一方面 你要用我的语言去表达和思考 另一方面 你接触到的东西都是我创造出来的 而语言无疑是标志国家影响力的因素 所以工业革命兴起 大家都要跟英国打交道 英国也占领了世界的四分之三 语言中心也自然落到了英语上 如今中国机会无限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 道理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苦了那些学习汉文的人了 比学英文难太多好吗 罗马法律体系: 罗马从王政到共和到帝国 王政时期就有了元老院 民主就已经存在了 到了共和也有了权力制约权力的思想 再到帝国 罗马法 从《十二铜表法》到西塞罗和五大法学家再到《查士丁尼法典》罗马法一点点完善起来 感谢伟大的头脑西塞罗 提出自然法 将人人平等的概念作为一切的基础 这是不言而喻的 是普世真理 由此而来的私法保证了个人权利 中世纪是欧洲的封建时代 禁锢思想莫过于封建时代 因为有了等级 所以没有平等而言 只是黑暗终究会过去 光明会照亮一切 真理即是光 于是: 意大利因为没有宗教的管制 资本主义萌芽 商人的存在必定需要法律保护利益 于是罗马法开始复活起来 而法国启蒙运动也深受罗马法影响 孟德斯鸠和卢梭 以及拿破仑引以自豪的拿破仑法典 德国民法典 作者分析了为什么自然法有如此神奇的魔力: a. 符合自然的法则 而非统治者的意志 b. 不证自明 时间和空间上的饿普遍性 c. 严谨完备 M: 变是这世界上唯一的不变 在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里我始终相信是有不变的东西在支撑着的 有人叫做道 有人叫做法 都是一样的 共通的 不随任何东西变而变 人人平等算一个 这是全人类的要求 感谢罗马法将其发展的如此严谨 完备 王阳明的心学也是一种高于变的不变 所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就像欧几里得的几何 牛顿的万有引力一样

来自微博用户温厚载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王侯将相对于历史的推动作用远远没有科技发明人大。 人们之所以喜欢听王侯将相的故事,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故事戏剧性强,而科技发明人的故事往往很枯燥。另一方面,人类还很年轻,普遍存在这对于权力的崇拜。人类还没有摆脱这种原始性。

来自微博用户书米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文明之光书茶室第二集01计算机进化说 <图片1> 播放:http://www.iqiyi.com/w_19rslhncwd.html?pltfm=11&pos=title&flashvars=videoIsFromQidan%3Ditemviewclk_a#vfrm=5-6-0-1

来自微博用户任平生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饮中八仙”指的是八个人,李白只是其中之一。

来自微博用户zhufu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吴军博士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的第一部作品《浪潮之巅》对我影响重大,讲述了发生在硅谷的传奇故事,他的第二部作品《数学之巅》则主要讲述了数学在信息领域的应用,虽然我们很少人在生活中应用高等数学,但数学却时时刻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可惜我是学渣,只能把这本书当做科普书看了。 《文明之光》是吴军博士的第三本书,该书共有三册,由于第三册还在编写,所以先发售第一册和第二册,我今年6月份预定了此书以后,在7月份拿到了此书的第一版,两册书加起来还是挺厚的,纸书不方面在坐车的时候看(这应该是我的错,太矫情了-_-||),我只能抽比较空闲的时间看这本书,第一本书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看完了,之后由于工作紧张,便中断了继续阅读第二册书的计划,10月份的时候开始看第二册,直到昨天(11.31)才看完全书。 虽然吴军博士不认为自己写的是历史书,只是自己一人的观点,但我觉得这是比绝大多数历史书好的太多的历史书,严谨而有趣,读来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与《史记》等大部分历史书不同的是,吴军博士是“反英雄史观”的,大部分历史书读来都感觉是英雄造时势,例如《史记》主要的部分就是按照本纪、世家、列传来写人物的,而《文明之光》则按照从地球诞生到近现代的顺序讲述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各个阶段,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为什么人类统治地球?而同时期的其它灵长类生物会灭绝;大航海时代的意义何在(这部分远比中学时代的历史书要讲得好,中学的历史课本大家都是背完了事,不解其意,而吴军博士则在书中深刻的解释了大航海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为何东西方的科学与人文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 在《文明之光》的书中体现的是“时势造英雄”的观点,成吉思汗,亚历山大大帝,拿破仑等英雄人物虽然创造了不可一世的丰功伟绩,但除了留下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之外,并无其它贡献,而一代一代文明的积累,才给现代人带来了富足的生活,并持续影响着人类的进步。 期待《文明之光》第三册可以早日出版!

来自微博用户水草虾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世界上有四大自源文字:甲骨文<图片1>、圣书体<图片2>、楔形文字<图片3>、玛雅文字<图片4>。自源文字是指不依傍其他文字而独立创造出来的文字。与其相对的是他源文字或称借源文字(依傍已有的其他文字而创造的文字)。其中,只有甲骨文演生出来的汉字还在使用,剩下的三种都已经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专门去了一下博物馆,拍了一些甲骨的照片<图片5><图片6><图片7>以前一直以为,甲骨主要是龟的背壳来做占卜。这次明白了,大部分都是用的腹甲,很少用背甲,再一个大部分会用到牛的肩胛骨来做。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甲骨学家称之为“钻凿”。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使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样子。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 从殷商的甲骨文看来,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完整记载汉语的文字体系了。在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里,出现的单字数量已达4000左右。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多形声字。这些文字和我们如今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区别。但是从构字方法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汉代的许慎总结出了“六书”,然后,我们的汉字的基础造字方式及表达就定下来了。 当我从博物馆看到龟的腹甲时,很惊讶于什么样的龟能有这么大的腹甲,这样的龟的个头一定很大,而且这么多,至2012年,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当时的安阳地区一定是个水资源很丰富的地区,要不然为什么称河南为豫呢,当时这里是有大象的。只不过抓这么多龟也不一件轻松的事,是不是当时有很多的陆龟呢?<图片8>有人说是不是别人进贡的,估计这也是有可能的。又要抓龟、又要钻洞,再烧、再刻字,太不容易了。而且读音不一致,导致很多错别字、错音字、读音又由于地域不同,大家还搞不清楚,最终的解释是什么。长期以来,中国的汉字的繁杂程度导致文盲率很高。 不让广大人民群众学习文化是不对的,到了东汉末年的儒生受西进梵文拼读启发(这是佛教的功劳),发明了“反切注音法”;后经唐宋改良,出现了声母与韵母,之后到了民国时期,北洋政府推行“注音符号”,1913年由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共计39个字母,排列以“ㄍㄎ”开头;1920年改订字母顺序,增加一个字母“ㄜ”共计达40个。注音初期以读音统一会所定字音为标准,故有“万v、兀Ng、广Gn”三个字母,后以北京音为标准,“万、兀、广”只作注方言之用,目前仍使用的有37个(声母21个,韵母16个)。 1930年中华民国政府把注音字母改称为“注音符号”,正式的称呼是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 “注音符号”目前仍旧为中国台湾省汉字的主要拼读工具之一,为小学语文教育初期必学内容;中国大陆地区自1958年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以后停止推广使用,但在汉语字典等基础工具书中对汉字注音时继续与拼音同时使用。1986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公布以罗马字拼写的汉语译音系统“注音符号第二式”。由于注音符号在台湾地区推行相当成功,小学生皆被要求熟练使用。所以在闽南语、客家语的教学上,教育主管部门另外增添新符号以能拼读,目前这些新符号已收录至Unicode编码中的“Bopomofo Extended”区。在2000年左右,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颁布一套通用拼音规则。尝试以拉丁化的拼音方式取代注音符号(ㄅㄆㄇㄈ)的使用,并取代注音符号第二式(MPS II),目前已落实在地名拼写上。2008年9月16日,台当局“行政院跨部会会议”通过相关主管部门的提案,确定未来中文译音政策将改采汉语拼音,不再使用民进党政府6年前决定的通用拼音。持续多年的两岸“拼音大战”,终于落下帷幕。 不管最终如何,我不懂“注音符号”,像ㄓㄨˋ丨ㄣㄈㄨˊㄏㄠˋ在汉语字典上一定见过,但我一个也不认识。我们日常使用的汉语拼音,是汉语拉丁化的方案,是根据法国传教士金尼阁编写的拉丁字汇改动得来的。当时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征集方案,曾收到1600多种拼音方案,最终采用拉丁字母是为了方便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当时更激进的方案是直接用拉丁字母进行汉字变更,可能是太激进了,没有被采纳。如果采纳了,我们的美丽而复杂的汉字就会消失了。因为汉字的繁杂使得计算机这样的现代化文明没有机会在我们民族进行发明,但我们祖先的混沌原理又是发展计算机的重要理论。这是不是也证明我们的文明高级?呵呵

热门历史类电子书下载

文明之光(第一册)TXT免费下载,文明之光(第一册)PDF免费下载,文明之光(第一册)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须知:本站所有电子书资源由网友提供,如有失效链接,请更换资源后再次下载;所有资源本站不负责保存。

电子书下载txt免费下载 txt电子书免费下载全集全本完结 小说下载 txt 电子书 免费下载全本 谁知我电子书

热门标签

Copyright @ 2014-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谁知我电子书